浙江在線11月5日訊 拱墅區祥符街道三大片區17條河道、13個池塘(溝渠)全部通過驗收,完成全年剿劣任務。
治水難,護水更難。
祥符街道紀工委創新推出“五水共治”約談制,積極聽取群眾意見,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督促治水部門、屬地社區建立長效機制,切實推動街道剿滅劣Ⅴ類水工作,確保監督不留縫隙。
爛泥塘變身“小西湖”
走進方家埭觀光園,放眼望去,綠樹成蔭,小溝小渠縱橫交錯,水清岸綠,荷葉田田,樓臺亭榭散布,猶如一個充滿野趣的“小西湖”。
“最初這里被廢棄多年,池塘內淤積嚴重,水面及岸邊漂浮大量生活垃圾,水質為劣Ⅴ類水。”祥符街道相關負責人說,在治理大河大港之余,祥符街道開始對“毛細血管”進行整治。
6輪次整治,累計出動人員450余人次,大型挖掘機5臺次,農用車30輛次,清理樹枝30余噸,清淤8000立方米,清運偷倒垃圾80噸,清除浮萍面積9338平方米。
“這個被遺忘的角落重新恢復生機。”這位負責人說,居民的家門口多了一個個口袋公園,早起去池塘邊聽聽鳥叫,傍晚,吃過晚飯,賞景小憩,無比愜意。
實行“逐一銷號”制
方家埭觀光園是祥符街道“五水共治”的一個縮影。祥符街道水系眾多,拱墅區62條河道中,祥符占了21條,其中17條河是今年的重點剿劣河道,還有13個池塘(溝渠)需要治理。
如何打贏剿劣這場仗?
祥符街道堅持“點面聯動”,實行“逐一銷號”制,對39個消劣整治項目實現定片定河到點到人,確保責任固化到人,一通到底,提高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共完成5條河道清淤,7條河道生態治理,5個閘站建設項目,13條河道排出口預處理工程,3個清水入城項目,新建生態廊道4.6公里。
“17條河道、13個池塘(溝渠)全部通過驗收,全面完成全年剿劣任務。”祥符街道相關負責人說,轄區水系全面貫通,片區水質得到明顯提升。
“五水共治”約談制保長效
在全面剿滅劣Ⅴ類水之后,為了保持“五水共治”成果,祥符街道推出一批嚴格的監督制度和較真的“監督員”,對新發現的問題進行再檢查、再督辦。
祥符街道紀工委創新推出“五水共治”約談制度,對治水護水不力的人員進行約談,落實部門聯動機制,督促各單位認真履行環保主體責任。
此外,祥符街道還對“五水共治”實施跟蹤督查機制,對貫徹執行不力、工作效能嚴重低下、問題整改滯后的單位及個人及時進行提醒、通報甚至問責。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