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7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傅靜之 通訊員 戴文華)萬人排查,百日攻堅,能夠改變什么?改變的將是嘉興美麗鄉村的生態環境。今年5月中旬,嘉興吹響了全市農村生態環境問題“萬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攻堅行動的號角。進入7月中下旬,這場全民參與的生態環境深度治理攻堅戰,已漸入佳境。
兩張清單
瞄準“三清零、四整治”
“三清零”和“四整治”是根據今年嘉興市委農村工作暨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范市創建動員部署會議精神,由當地市美村辦、市鄉村振興辦、市水辦等5家單位聯合發文,下發的兩張工作清單。其中要求,各地全面摸查、全面整改、全面提升,全面實現“旱廁、露天糞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維管理和監管不到位,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置不規范”三個“清零”;開展“河塘道路臟、房屋院落亂、田園景觀差和其他問題”四個“整治”,于9月底前基本完成、10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域環境整治提升,打造全域秀美鄉村。
截至7月15日,嘉興全市農村范圍內共排摸三個“清零”問題1.18萬個,整治完成率99.4%;摸排全域秀美四個“整治”問題8.05萬個,有6.8萬個已整治完成,完成比例84.4%,其中共整治河塘道路臟6788處,房屋院落亂50962處,田園景觀差3194處,其他問題7014個,有467個行政村(農村社區)基本完成整治。
因地制宜
各地頻出新招妙招
漫步在王江涇鎮虹南村整潔寬敞的鄉村道路上,天空湛藍,河流清澈,仿佛置身于畫卷之中。然而幾個星期前,村里的角角落落還存在著通道亂堆放、隨意搭棚等環境“死角”。如今,通過黨員帶頭、鄉賢出力等各方力量的廣泛參與,虹南村的人居環境得到了顯著提升。自大整治開展以來,秀洲區以新技術為抓手,推進農村固廢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處置;并在推進大氣治理方面,在全省首創智慧管控平臺,助推生態環境整治工作。目前,該區的秸稈禁燒智慧管控平臺也實現了從“人防”向“人防+技防”的跨越,用科技創新服務,構建起“科技治氣、科技管理”的新格局。
5月中旬以來,嘉興各地在整治過程中,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推進機制和可學、可看、可復制的經驗樣本。南湖區積極融入群眾參與因子,以“互動式”“組團式”“模塊式”工作方式抓好“點線面”整治,打造人居環境全域秀美的樣板與示范;嘉善縣、鎮、村三級一起抓,重點問題點位上圖,“一村一圖表,一類一標記,掛圖作戰,拔釘銷號”;平湖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以鎮村會議、黨員會議、戶長會議“三個會議”為抓手,制定了大清理作戰圖,以網格定點定人,分解落實責任;海鹽采取每天“一報告、一整改、一匯總”的工作方式,發現問題即查即改,一日一匯總全域秀美工作清單整改進度;海寧動員群眾力量參與整治,聘請群眾監督員組成長效管理督查隊,開展經常性暗訪明查,發現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單,并責令鎮、村限期整改;桐鄉出動“道德評判團成員”,對整治進度慢、不到位的農戶進行勸導,提高農戶參與美化家園的意識;嘉興港區專門成立乍浦鎮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整治行動的各項指導、檢查、考核工作;嘉興經開區則動員全體聯社區干部、社區人員、黨小組長、河長、物業經理、水源保護地巡查員加大整治力度,高標準推進人居環境全域秀美。
由點擴面
探索長效保護機制
引導村民清理房屋周邊堆放物,清理整治不規范的屋頂廣告、墻面廣告、店招燈箱……伴隨這場農村環境全域秀美行動在當地農村的全面鋪開,嘉興的廣大群眾既成為直接“受益者”,更擔當起了“整治”的主力軍。5月以來,幾乎每個村都組成了黨員先鋒隊、青年先鋒隊、巾幗志愿者、退伍老兵志愿者等,他們的身影總是活躍在整治、清理的第一線,其示范帶動作用也使得廣大居民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不斷提升。
如何化被動整治為主動清理?如何提升廣大居民愛護環境的主動性?結合這場全民參與的整治行動,嘉興不斷探索環境衛生的長效保護機制,建立涵蓋城鄉環衛作業全過程的閉環管理模式、投入高科技設備取代人工監管、24小時在線監督等新辦法、新技術層出不窮。這場全民參與的大整治正奔著“村點出彩、沿線美麗、面上潔凈”的美麗鄉村建設目標,由點擴面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的全域秀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