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環保原創 正文

北侖打造“四美”鄉村 建設秀美城鎮

發布時間:2019-06-09 10:33:55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周松華 顧霄揚 陳盛竹

浙江在線6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周松華 顧霄揚 陳盛竹6月,北侖梅山灣畔,繁花盛開,意趣盎然。“醉美春曉”“花香柴橋”“龍馬風情”3條文明示范線,串聯起一處處自然景點和特色村落,勾畫出一幅融山水鄉愁、農旅文化、鄉風文明為一體的美麗畫卷,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

鄉村之美,美在善治。近年來,寧波北侖區在大力發展鄉村產業的同時,高水平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持續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快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成效斐然,多項工作指標位于全市前列。

鄉村之美,衡量著北侖全面建設國際化濱海秀美之城的成色與質量。按照打造“美麗北侖”的要求,眼下,北侖各個街道、鄉村均啟動推進生態之美、品質之美、人文之美、風尚之美的“四美”工程,力爭通過3年努力,實現鄉村環境更美、生活品質更優、文化底蘊更深、文明程度更高,增加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北侖全域的形象、品位和美譽度。

青山綠水、小橋人家,北侖正在成為更多人心中的詩意田園。

“兩整兩提”

促鄉村環境有機更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為了全面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去年,北侖啟動實施市場綜合整治、小微企業整合、河道水質提標、居住環境提升等“兩整兩提”專項行動。鄉村,也成為“兩整兩提”的重點所在。

近日,大碶街道的清水菜場、塔峙菜場、湖塘菜場、徐洋菜場和鄔隘菜場等5家菜場,通過了相關單位的驗收,菜場及周邊區域環境全面改善,再也看不到“污水橫流、垃圾滿地、車輛亂停”的狀況。市場綜合整治行動啟動至今,北侖對標浙江省《農貿市場星級文明規范標準》,通過一場一策,先后完成30個農貿市場的環境改造和11個市場的改建遷建。菜場告別“臟亂差”,整體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菜籃子”拎得更舒心。

北侖制造業發達,小微企業活躍。可過去,一些小微企業利用農村三產用地搞經營,不僅存在“低散亂”的狀況,也給鄉村環境帶來了壓力。為此,北侖圍繞小微企業培育發展,以全區范圍內的村級工業點為重點,全面推進小微企業整合發展,加快小微企業轉型發展和布局優化。眼下,高標準全新規劃的7個小微園區正如火如荼地建設,20個現有小微園區的提升改造也在加緊實施。

北侖,是全省治水工作的先進地區,已3次獲得治水“大禹鼎”。在農村治水方面,北侖從2011年起,就突出全域規劃、因地制宜的治污模式,將全區所有行政村全部納入農村污水治理范疇,實現全覆蓋。2019年,北侖將圍繞河道水質提標要求,繼續深化“一河一策”河道治理,縱深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和“美麗河湖”建設,力爭到年底,全區535條河道75%達到四類及以上標準,基本完成10條“美麗河湖”建設,進一步提升群眾滿意度。

在居住環境提升方面,今年,北侖以“清潔家園”“美麗田園”等行動為抓手,以村(社區)為單位,圍繞農村垃圾、村容村貌等重點難點,廣泛發動黨員群眾、公益組織等,全面排查、掛圖作戰、逐一落實,全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至今,已累計清除衛生死角900余處,清理各類垃圾雜物1000余噸,變“臟亂差”為“潔凈美”。

優美的環境,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內容,也是打造“近者悅、遠者來”的魅力城市的關鍵所在。北侖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后,北侖推進“兩整兩提”再發力,高標準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努力在建設美麗鄉村上取得新成效。

城鄉融合讓鄉村生活更美好

夏日的九峰山,草木蔥蘢,溪水潺潺。山麓間,青山、清水、牌門等7個行政村相鄰而居,共同組成了九峰山社區。區域內,寬闊的水泥路連通7村,并經由太河路,與城區相接;農村文化禮堂、社區服務中心、農貿市場、幼兒園、村民廣場、停車場等一應俱全,環衛清掃、綠化管護、河道保潔等隊伍完善,垃圾收集、中轉設施和污水生態化處理網絡齊備;2100多戶村民鄰里和睦、相親相愛……

九峰山社區成立于2009年,按照“成片連線、點面結合,統一規劃、共建共享”的理念建設。“通過區域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精心設計、集約化改造和建設一批高品質的商貿、文化、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避免了原來‘一村一建設,一莊一配套’單村推進、各自為政的低水平重復建設,有效促進農村公共設施的檔次提升和高效利用,實現了鄉村生活品質的不斷升級。”大碶街道黨工委書記俞宏侃介紹說,九峰山社區已成為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的示范區域。

眼下,北侖已經明確了統籌謀劃建設24個中心片區和16個基層村的“2416”村莊空間布局,制訂了水電、道路、信息、排污、綠化等城鄉融合專項規劃,并將繼續完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等社會事業發展相關政策,促進鄉村教育、醫療衛生優質均衡,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城鄉同質。

與此同時,一條條“秀美山川”風景線依山蜿蜒,架起了山水資源、鄉村人文與工商資本聯系的橋梁,加速城鄉融合。太河路向南,山坳深處的共同村,山水環繞、資源豐富,尤其是近8000畝竹林,蒼翠欲滴,分外醉人。可過去,由于地處偏僻,不僅游客少,村民生活、外出也很不便。借助“秀美山川”風景線、太河路景觀帶等建設,當地知名企業怡人玩具公司來到共同村投資,帶動了民宿、農家樂等快速發展。如今,來村里觀光采風的游客多了,村民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

除了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也在向農村覆蓋、升級。在梅山島,60歲以上老年人占全部人口的25%,還有部分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為了服務好這些群眾,梅山街道按照“全域、全程、全心”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服務流程,構建起“1站5點”的全域服務網,基本實現服務“全覆蓋”,其中11件事項“足不出村”即可辦理。今年以來,街道各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還推出了村干部預約上門代跑代辦的新模式,累計上門幫助村民辦理各類業務2000余人次,保證了公共服務“一個也不能少”。村民們夸贊說:“如今,島上環境好了,服務多了。社區醫院可看病,服務中心可辦事,公交車可進城。住在村里,也能享受城里的生活,真愜意。”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未來,北侖將以“全域一張圖”的形式通盤謀劃城鄉發展規劃,持續抓好“秀美山川”風景線提升等節點項目建設,謀劃好“數字鄉村”,推進農村社會發展,力爭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上實現新突破,讓鄉村生活更有品質,更加美好。

多方合力

繪出鄉村善治同心圓

創新鄉村治理,構建“善治”體系,既要頂層設計,也要從基層自治著手,不斷激活各個社會主體的力量,群策群力。

日前,大碶街道的城灣村召開2019年第一季度“對賬理事”會,全村50余名黨員、村民(股東)代表及村全體班子成員匯聚一堂,“按圖索驥”,對年初確定的一張張村務工作任務賬單進行了階段性核賬。

“對賬理事”制度,是對“村民說事”的延伸與創新,以村“兩委”干部為責任主體,通過“年初定賬、對單履賬、動態核賬、年終結賬”4個環節,將村里的大事小情逐一落實落細,宛如一道道治村干事的“軍令狀”,不僅實現了“定人、定責、定標準、定進度”,也推動村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眼下,這種“對賬理事”制度已在全區推廣,成為北侖鄉村治理的“新名片”。

為了因地制宜培育和打造獨具魅力的地域文化,近年來,北侖悉心建設運營農村文化禮堂,已累計建成98家功能齊全、各有特色的農村文化禮堂,扮靚了美麗鄉村,讓村民找到文化的根、精神的魂。

同時,北侖還探索“駐堂鄉賢”制度,物色知書達禮、德高望重、熱心公益的“當代鄉賢”,參與“建堂、管堂、領堂”,至今已涌現出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區文化禮堂“駐堂鄉賢”錢樹德等一批基層文化骨干。這些“駐堂鄉賢”,不僅挖掘村莊歷史文化底蘊、鄉風民俗,帶頭培育宣講員、志愿者、業余文體隊伍,還策劃展示展陳、民俗活動,給農村文化禮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越來越多社會組織、志愿群體也主動參與鄉村治理,帶動形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社會風尚。

農村的許多矛盾、糾紛情況復雜,純粹訴之法律,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在小港街道,“浹江知行社”農村矛盾調解服務非常受歡迎,從家庭暴力化解到老人贍養安置,從農村鄰里糾紛到基層矛盾調處,隨處可見“知行者”的身影。這些由熱心村民組成的志愿者,不但自己懂法,還利用地緣相親、人緣相近的優勢,將法律培訓咨詢的資源前置,把社會矛盾化解在田埂地頭,治標又治本。目前,北侖“知行者”志愿服務隊已有258支,志愿者達900余名。

在塔峙岙社區,由當地500余名農村婦女組成的“塔峙大阿嫂”志愿服務隊聲名在外。她們不僅改變了原先“單打獨斗”的農村生產經營方式,主動對區域內桂花、楊梅、土雞蛋、筍干等十幾種農產品進行統一收購、加工、包裝、推廣、銷售等,打響品牌、抱團發展,進而帶動其他農村婦女就業,增加村民收入,還主動參與村里的衛生保潔、糾紛調解、文藝活動等,把服務送到每家每戶。

未來,北侖還將進一步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基層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熱情和激情,共織“一張網”、共繪“同心圓”。

 

標簽:北侖;鄉村;菜場;村民;農村文化責任編輯:陳婷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