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環保原創 正文

海曙村村有風景 處處講文明

發布時間:2019-06-09 10:33:54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尤暢 續大治 孫勇

浙江在線6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尤暢 續大治 孫勇鄉村穩,基層則穩,鄉村是社會治理不可或缺的基礎。

長期以來,寧波市海曙區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在深化創新村民自治實踐、加強村級權力有效監督方面,涌現出許多亮招實招。

高橋鎮民樂村的“村民理事會”,治出村莊十余年發展路;集士港鎮岳童村通過“村賬交給群眾看、村務交給代表定、功過交給村民評”的方法,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洞橋鎮沙港村的“監督之家”,夯實鄉村振興紀律保障……

一道道治村理事良方,規范有效;一例例富民強村實踐,生動鮮活;一個個鄉村善治有機體,和諧有序……吸引了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激活了海曙鄉村振興新動能。

打造村級民主監督平臺

作為寧波海曙區高橋鎮的“西大門”,近年來,民樂村環境越來越好,成為了浙江省文明村、遠近聞名的和諧村。而這一切,與民樂村首創的“村民理事會”密不可分。

2006年7月,民樂村村民代表大會表決成立村民理事會,從此,村里所有決策要先交理事會討論其可行性或優化方案后,再提交村民代表大會通過。

如今,村民理事會已演變為“村民說事團”,卻仍延續著“一月一議”的工作制度。

“作為村民‘智囊團’,我們上對村委會工作提出意見、建議,下對村民落實村務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以及監督權,至今已解決了200多件大小事務。”“說事團”團長毛亞芳說。

民樂村還辦有一張村級“報紙”——“民樂季報”,至今已有9年,內容涵蓋民生工程介紹、好人好事等。值得一提的是,該村還向鎮紀檢監察部門“取經”,在“村報”中專門設置了村級財務公開板塊,深受村民歡迎。如今,“民樂季報”與時俱進,通過微信公眾號公布村務狀況,讓在外工作的村民也能知情。

今年4月,為了提高村民參與本村協同治理熱情,助推村民對鄉村重大工程關注,民樂村為村務公開引入了媒體參與監督的創新模式——新聞發布會。臺上的5位新聞發言人,是民樂村黨總支書記謝江偉帶領的村“兩委”成員。臺下除了新聞媒體記者,還有來自該鎮各村社的“觀摩員”。

發布會上,謝江偉公布了民樂村2019年整體發展規劃、朱家嶺公墓地建設、村文化品牌“楊適學堂”建設,以及河道休閑提升工程規劃等內容。針對媒體的提問,村委會主任等人依次作答。臺下,71歲的村民潘月明一直端坐著仔細聽:“真沒想到村里還能開新聞發布會,體現了村務公開的決心。”

同為省級文明村的集士港鎮岳童村,通過制定《岳童自治章程》,確定了“黨員聯戶”制度,設立“村民說事”室,成立了村級工程監督小組,確保村內經濟發展的大事、美麗家園的實事、影響和諧穩定的難事、惠民利民便民的好事、助老助殘幫困的急事、基層組織建設的要事、群眾牽掛的心事等,公開公平公正地得到關注、解決。

2018年年初,洞橋鎮首個村監會“監督之家”在沙港村建成,這是結合全力保障深化落實“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搭建的村級民主監督平臺。

“監督之家”實施“亮身份、亮職責、亮進度”標準化布置,村監會成員信息,工作職責和監督內容、方式,村年度重點項目、推進進度等公開上墻,做到權責明晰化、監督程序化、運行制度化、保障標準化,確保村務監督工作不走形式、不走過場。

“監督之家”常年對村民開放,村監會成員輪流值班,村監會主任每周保證一天接訪答疑。每月月初,邀請村民來“監督之家”參加“說廉議廉評廉”活動,說一說村里最近發生的事,議一議村里各項權力運行是不是規范。月底,由村監會商討匯總本村當月小微權力運行的監督情況。運行以來,對提高村干部廉潔履職意識,增加村民民主監督參與度,優化鄉村振興環境發揮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激活精神家園

內生動力

5月29日晚上,石碶街道春楓藝術團在星光村文化禮堂舉行公益演出,小品、舞蹈、歌曲、快板、越劇、甬劇等各類節目精彩紛呈,完全不輸于專業表演,引得前來觀看的村民大聲叫好。

石碶街道已建成12座文化禮堂,但前幾年活動少、人氣不旺,圖書室、舞蹈室等場地利用率不高。去年開始,石碶在4個村試點引入第三方公司,在摸清需求的基礎上,培養了一批文藝帶頭人和幾個文藝團隊,策劃組織全年的系列活動,激起文化禮堂“建管用育”的“一池春水”。

清明節做青團、4月下旬藝術團巡演、立夏當天親子民俗活動、七夕節翻拍老年結婚照……石碶街道橫漲村文化禮堂門口的告知牌上,記錄著一直到年末的活動安排,既有各種文藝演出和傳統節日活動,又有“開蒙禮”等特色活動,有健康養生、手機使用、種植技術等各種講座,還有深受群眾歡迎的吃西瓜比賽、棋類比賽、跳繩比賽等趣味活動,豐富多樣。

“文化禮堂人氣可旺了,來訓練需要預約。有時候,一個晚上也要掰成兩半,兩支隊伍各一個半小時。”橫漲村村民楊勇美說。

集聚人氣只是第一步。海曙區在2018年推出“三結五送”活動,區文聯下屬的11個文藝家協會與26個農村文化禮堂結對,22個城區社區與22個農村文化禮堂建成村開展“文化結親”,組建文化禮堂草根文藝團隊大結盟。政策宣講、精品文藝、健康講座、道德教育、致富經進禮堂,“三結五送”讓城里的優質文化資源走進鄉間,更好地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也讓文化禮堂“火”了起來。

“‘三結五送’讓海曙區覆蓋近50%農村人口的78家文化禮堂充滿了活力。如今的文化禮堂,已成為一個個豐富多元的農村文化綜合體,逐漸補上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短板。”海曙區委宣傳部負責人說。

為讓文化禮堂成為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孵化器”,海曙區文明辦還在部門履職清單中增設“弘揚時代風尚”項目,瞄準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整合多方資源,在各村文化禮堂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目前,集士港鎮翁家橋村、石碶街道橫漲村等多個文化禮堂已經舉辦了好家風傳承活動。

“家”和萬事興,用好文化禮堂對促進鄰里和諧及推進村務工作成效明顯。

“我們村以前小矛盾多,文化禮堂的活動豐富起來后,村民經常在一起排練演出,關系非常融洽,生活方式更健康,鄰里關系更和睦。”車何渡村黨委書記何成賽感慨地說:“文化禮堂的文藝骨干也是村里志愿者隊伍的主心骨,碰到垃圾分類、拆遷等問題,他們出面和村民溝通,有時候比村干部還管用。”

文明示范線助推鄉村振興

“人人養成好習慣,山清水秀潤環境,綜合實力提升快,強國力。”4月13日,“最紅章水”文明示范線開線,李家坑村的村民們在家門口唱起了自編的文明鄉風宣講“三句半”。

這條文明示范線,是海曙區繼“清新鄉居”“山水古韻”兩條文明示范線之后,打造的第三條文明示范線。

它始于樟溪河畔,以盤山公路為紐帶,串聯創新朱梅、人文蜜巖、生態大皎、宜居赤水、秀美茅鑊、古意李家坑、花漾杖錫共7個村,全程35公里。除沿線村莊,線上還有綠意田野、古樸民居、連綿群山、清澈溪流,萬畝花海點綴其間,一路風光。

“我們‘按線賞景’,既看到章水鎮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又能領略到不同村莊的獨特韻味。”從上海趕來章水鎮踏青的吳女士興奮地說。

文明示范線“高顏值”得益于當地“精耕細作”的建設。章水鎮依托區域內的山水資源和生態優勢,重點挖掘梳理沿線特色亮點,將有獨特文化和景點“標簽”的村莊連接起來,串成了一條留得住游客的風景線。期間,還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加快沿線村莊改造、設施建設、村容整潔、景點更新,并啟動了“壩上十景”項目規劃,將全鎮打造成為特色鮮明、環境良好的美麗鄉村旅游勝地,為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振興“美麗經濟”注入新活力。

盆景變風景,風景更要成風尚。在朱梅村村民周大伯眼中,家門口豎起的文明示范線導覽圖不僅將一個個村子串成線,更成為村民建設潔美家園的行動自覺。“以前大伙都不夠關注村莊的環境衛生,但這兩年家家戶戶都踴躍參與‘清爽章水’‘最美庭院’建設了。”周大伯笑著說,村口的黨群服務中心和“大樹底下說小事”長廊也成了村里人愛去的場所。

不止朱梅村,被文明示范線串起來的其他村同樣熱鬧。赤水村獲評2018年度“浙江省美麗宜居示范村”,為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奠定了堅實基礎;李家坑村成立了潔美村莊志愿服務隊,志愿者的身影不時出現在村里村外,讓游客嘖嘖稱贊……

美麗鄉村,要從“面子”美到“里子”。海曙在文明示范線創建過程中,不僅抓環境美麗,更抓民風美麗,先后著手推進黨群服務中心、農村文化禮堂、志愿者服務站點、村民說事長廊、鄉賢名人館等建設,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各類先進評選,進一步弘揚主流價值、傳承村莊文明。

海曙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把一定區域內主要道路兩旁地域相鄰、文化相近、生態相似、經濟相融的村鎮連接起來,結合文明內涵與“紅色引領、綠色發展”兩大主題,突出“文明+農旅融合”“文明+志愿服務”“文明+文化自信”“文明+產業提升”“文明+鄉村振興”,形成集聚效應,打造出一條訴說鄉情、傳遞鄉音、找回鄉愁的鄉村文明示范線。

標簽:村民;文明;鄉村;禮堂;海曙區責任編輯:陳婷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