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環保原創 正文

永嘉詩畫的鄉村 山水的獨白

發布時間:2019-03-22 08:00:28 來源:浙江在線 通訊員 黃麗麗

  浙江在線3月22日訊(浙江在線 通訊員 黃麗麗)“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一只蕩蕩悠悠的舴艋舟,一條美麗的楠溪江,走進永嘉,便是走進了一段山水的獨白。泛舟江上,遠眺見山,近聽聞水,沿線黃南林坑、花漫源頭、水彩前溪、嶼北古村等美麗鄉村精品村星羅棋布,展開了一幅寫意田園山水畫。

  建設美麗鄉村,永嘉起步早、基礎實、成效好,故而也背負著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機遇下,永嘉著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實現了美麗創建全域提升的顯著效果,創成省級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被國務院農改辦列為全國“一事一議”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縣,是全國“兩山”發展雙百強縣,全面達到省級示范縣創建的標準,書寫了一張精彩的美麗鄉村建設的永嘉答卷。

全域美麗,繪就生態宜居的山水畫卷

  走進永嘉縣坦頭村,一幢幢白墻灰瓦的房屋十分惹眼。村子里古樹成蔭,綠草茵茵。優雅的環境,比起市區公園來也毫不遜色。“以前是‘違章建遍地,豬舍飄臭氣;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現在是‘村民住排屋,游客溪邊住;室外四季花,溪溝多魚蝦’。”坦頭村村支書王忠建用兩段打油詩說明了前后的變化。

  美麗鄉村首先要的是環境,良好的環境就是最好的景觀,置身于美麗環境,游客就能發現景點。坦頭村全村黨員帶動、全民參與,掀起了一場“環境革命”,通過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類等舉措,從過去的“臟亂差”,變身成為如今村容整潔、風景怡人的“白潔美”。在環境整治的基礎上,通過打造甌窯小鎮,進一步集聚人氣,成為“城市近郊花園”。

  坦頭村的蝶變只是永嘉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的一個縮影。永嘉堅持把高壓整治環境污染、改善城鄉生態環境作為推動美麗鄉村創建的重要舉措,在全面深化“五水共治”、清潔鄉村、“四邊三化”、“三改一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行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農村治污“三大革命”,努力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生態宜居新農村。

  一是打好農村生活污水設施“提升戰”。全面落實“縣、鎮街、村、監理”自上而下四級監管,嚴格實施“施工單位自查、鄉鎮(街道)初驗、縣治污辦核定”三級驗收,切實排除重要環節漏洞隱患,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達標投用,高效運行。

  二是打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攻堅戰”。在全縣涉農鄉鎮(街道)各建設1個機器速效成肥終端設施,通過“一地一機器處理終端”再輔助陽光漚肥房、簡易漚肥池等處理模式,實現全縣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全覆蓋。目前,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建制村覆蓋率達到100%。

  三是打好農村廁所環境提升“基礎戰”。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全面優化農村公廁布局,同步開展生態公廁創建,加快實現農村無害化戶廁全面普及。近兩年,全縣已累計改造無害化衛生廁所23.14萬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99.2%,建設與提升A級以上旅游廁所30座。

  “永嘉堅持把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創建作為推進城鄉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以高規格領導、高強度推進、高標準保障‘三高’要求,集全縣之力、全民之智,全面保障省級美麗鄉村創建各項工作落實。”永嘉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此,永嘉成立由縣委書記為第一組長,縣長為組長,相關單位為成員的永嘉縣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開展示范縣創建百日攻堅行動,并實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報、一周一研判”制度,由縣考績辦、縣創建辦進行每周定期督查,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進行全縣通報,從而形成上下聯動、比學趕超的氛圍。

  在全縣財政緊張的大背景下,堅持美麗鄉村創建項目優先安排、資金優先保障、指標優先傾斜,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投入增幅超10%,同時,把涉農、涉旅、涉水等方面的資金統籌使用和管理,并明確50%以上用于美麗鄉村建設。

精雕細琢,凸顯別具特色的永嘉韻味

  “竹籬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處處花。”蘇軾心中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永嘉源頭村緩緩展開。一條300余米的花街、七十余戶花院、二百畝的花海,街上人人遍植花草,戶戶都是美麗庭院,漫步花街,徜徉花海,在花木環伺之中,感受楠溪江的舒適愜意。

  不僅如此,作為“舴艋舟”的故鄉,源頭村還建起了舴艋舟博物館。“歸來的舴艋舟,承載著鄉村振興,我們結合舴艋舟游線的開辟,打造產業,發展經濟,吸引在外鄉賢回鄉發展,讓本地村民安居樂業。”源頭村村委會主任陳小靜介紹,小村立足“花漫源頭、舴艋人家”發展目標,緊緊把握楠溪源頭省級田園綜合體和楠溪古韻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機遇,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道路。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永嘉村居數量多、分布廣,各自具有不同的人文沉淀和資源稟賦。為了避免各個鄉鎮在特色打造方面陷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局面,永嘉打破鄉鎮之間的區劃限制,把山區鄉鎮分成五個“生態型、產業型、功能型”組團,按照“一組團一特色、一鄉鎮一精品”的思路,給每個組團量體裁衣、私人定制了主導特色產業,讓組團之間錯位發展、差異發展,形成了文旅服務、休閑養生、源頭生態、森林度假、農旅融合等五大區域品牌,打造了南陳溫泉、福地養生等一批特色小鎮項目。

  以巖坦鎮為例,通過打造全長19公里的“楠溪古韻鄉村振興示范帶”,用水路串聯起沿線14個村莊,并在這些村中開展特色精品村、景區村莊創建,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如今,游客乘舴艋舟順楠溪江而下,便可以領略“嶼北文旅”“嘉納莊園”“水彩前溪”“花漫源頭”等不同風情。

  “這艘船,過去載人載貨物,現在載游客,最終是要將這一帶的村莊都串聯起來,實現同頻共振、抱團發展。”在巖坦鎮黨委書記徐翔看來,一只舴艋舟,喚醒的不只是當地人的鄉愁記憶,更是楠溪江兩岸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希望。據介紹,巖坦楠溪古韻示范帶在溫州全市率先完成,投資綜合完成率、亮點項目建設完成率均名列全市第1,得到省委、市委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截至目前,巖坦鎮共引進兩個總投資達20多億元的大項目,2018年游客量達到120萬人次。

  “我們以風景線提標升級為目標,以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主抓手,謀劃實施‘一廊四線’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由四套班子‘一對一’掛鉤示范帶項目,統籌推進基礎設施、特色打造、產業植入,實現‘一處美’‘一時美’到‘整體美’‘持久美’的轉變。” 永嘉相關負責人表示,永嘉計劃5年內打造12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積極融入溫州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建設戰略布局,用兩條帶的建設推動美麗鄉村發展。

  在這樣的統籌引導和精雕細琢之下,永嘉美麗鄉村呈現各具特色、百花齊放的格局。涌現了花漫源頭、水彩前溪、甌窯小鎮等一批“網紅”精品村,坦頭村、大元下村、埭頭村等10個村被評為省級特色精品村;永嘉成功培育3A級景區村莊22個、2A級33個;完成省級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一般村)建設16個,成功培育了芙蓉、蒼坡、林坑等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和中國景觀村落。

強村富民,

  書寫楠溪江上的振興新曲

  “村強,則民長富;民富,則國久安。”這已成為永嘉人的共識,也是永嘉創建美麗鄉村示范縣的初心。通過做好產業植入文章,永嘉真正實現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變,全面提升農村發展的競爭力,書寫了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走進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嶼北古村,仿佛置身于歷史的光陰中。村內保存著45座完整的古式四合院建筑,但因為居民生活和老屋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導致該村建設停滯不前。四五年前,永嘉縣與上海世貿控股集團正式簽約,將古村里的原住民整體搬遷到鄰近新建的安置小區中,再對占地面積5.1萬平方米的古村落進行保護與利用。這種“整村置換”開發模式為嶼北古村帶來全新的面貌,撬動了民間投資19億元打造文旅綜合體。

  “我們計劃將其打造成一個集古村復活、文化影視、多彩森林、創意田園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投資近3億元,項目建成后,村集體通過古村、山林、田地流轉參與業態開發,預計每年可收益500萬元以上。”駐村干部劉建光說,嶼北古村開創了全省古村落“整村置換、村企合作”開發模式的先河,為全國古村落保護開發提供了借鑒。屆時村民通過分紅、參與經營等形式可實現人均增收超萬元。

  安居方可樂業,富業才能興村。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目標,永嘉大力發展循環農業、創意農業、文旅產業、農事體驗等多種業態,成功打造百丈瀑“中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楠溪源頭省級田園綜合體,成為全市唯一的國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2018年,全縣接待游客數達1208.6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39.52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2.77%和27.67%。

  總人口不足千人的小舟垟村,是總投資達5億元的農旅融合項目——“嘉納莊園”所在地,也是“巖坦楠溪古韻示范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村里的200多畝耕地和7000畝山地已全部流轉給嘉納莊園用于項目建設,村集體今年收入近60萬元。嘉納莊園正式營業后,小舟垟村還將從門票收入中抽成10%作為集體收入,且每年擁有30萬元保底收入,最終實現村企抱團振興發展。

  工商資本的到來,為永嘉的美麗鄉村建設注入了新動能。作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永嘉以政府搭臺、市場運作的方式,采取PPP模式引入民營資本,在全國率先建立市場化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引導農村產權進入平臺進行流轉交易,真正把資源變資本、資產變資金,該做法被列入26條改革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目前,平臺累計完成交易1132宗、交易金額達到9.8億元,均位居溫州市第一。

  以“巖坦楠溪古韻示范帶”為例,通過“一次性流轉三十年以上+按規定價格年結”、“每年最低保證金”、土地作價入股等方式開展村企合作,目前示范帶內已分別按照年租金35元/畝、800元/畝的價格租賃集體流轉林地及耕地,帶動沿線村級集體年均增收15萬元。

  與此相應的,是老百姓精神面貌的變化。通過創新基層治理,永嘉全縣鎮村調解案件占比從2015年的48%提升到目前的94.8%,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又比如在巖坦鎮率先試點私墳生態化改造,并推行墓碑二維碼,通過掃碼實現網上文明祭拜;又比如以農村文化禮堂為陣地,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1.3萬多場次,參與群眾達到65萬人次,真正實現以健康豐富的文化活動引領老百姓思想觀念的轉變。

  通過美麗鄉村示范縣的創建,一個山水絕美、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永嘉向我們款款走來。

標簽:美麗鄉村;古村;鄉村;楠溪江;振興責任編輯:錢華良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