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2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翁杰 縣委報道組 張澤民) 2月10日上午,順著一條蜿蜒卻寬敞的村路,記者來到“銀杏之鄉”湖州市長興縣小浦鎮八都岕景區。眼前是一條百米長的老街,鋪著古色古香的青石板,馬頭墻立于路兩旁,一字排開的店鋪開業在即。其中一家名叫“銀杏山莊”的酒店,剛剛完成內部裝修,2月底將正式開門迎客。小浦鎮常務副鎮長孫敏華告訴記者,單單銀杏山莊項目就吸引民資10.49億元,而過去一年,八都岕景區涵蓋的5個村共吸引社會投資18億元。
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為何能贏得資本青睞?
孫敏華告訴記者,為建設4A級景區,近年來小浦鎮啟動大大小小的基建項目16項,其中避讓銀杏樹是一條基本原則。比如長約12.5公里的村路拓寬中,總共移樹37棵,且堅持“樹不離村、就近移栽”。“這些年我們越來越認識到,鄉村振興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建設性保護。”孫敏華說。
基礎設施現代化了,鄉土鄉味卻一點沒變,這樣的八都岕逐漸聲名遠揚,投資者慕名而至。但小浦鎮還不急著引項目,而是先請來中國美院專家,對景區覆蓋的村莊進行整體景觀設計。有的村有大量明清古宅,就重點打造民俗文化村;有的村古銀杏林密集,就打造銀杏主題的民宿集群……現在的八都岕景區,村村不同景,村村有特色。
“有了一張藍圖,該開發、該招引怎樣的項目,我們心里就有底了。”小浦鎮生態旅游辦主任張治鋒告訴記者,他們引入觀光小火車、銀杏谷漂流運動休閑項目,提供銀杏風情、鄉村休閑等多種特色的旅游體驗。現如今,單單觀光小火車項目一年就能為村集體增收約200萬元。
“過去鄉里、村里也都鼓勵我們發展民宿,可不少村民就是沒信心。”民宿老板房小平告訴記者,看到這么多大項目進來了,整村推介力度越來越大,大家的心思開始活起來,一大批村民投身民宿產業。像房小平開的民宿,一天住宿收入就有1000多元,且每個周末都爆滿。這個春節期間,他家的民宿收入達3萬多元。
不僅民宿經營戶賺得盆滿缽滿,村民的農家土貨也不愁賣了。去年國慶,村民殷福英一天就賣了2000多元的土產。2018年,八都岕景區旅游總收入8000多萬元,當地村民人均年收入達3.3萬元,創下歷史新高。
采訪結束,房小平熱情地抓了一大把白果給記者,連連說:“覺得好吃,下回再來。”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房小平們的生活就像這白果一樣,是越來越有滋味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