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3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海萍 徐靜)冬日的午后,來到寧波市海曙區高橋鎮,漫步在素有“寧波西客廳”形象大使之稱西塘河畔,但見清水悠悠,在陽光下碧光粼粼,與旁邊整齊的屋舍相映成趣,一派鐘靈毓秀的江南水鄉景象。
在以水運為主的古代,浙東大運河是甬城通往杭州連接京杭大運河的重要航道,到達明州府城的最后一段運河航程,就是西塘河。高橋鎮西塘河全長7.3公里,兩側支流約有30條,沿岸涉及8個行政村和1個漁業社。
然而,誰又能想到,幾年前的西塘河還是遠近聞名的“問題河”。受人口膨脹、城市快速開發建設等因素影響,西塘河兩岸建筑垃圾成堆,淤泥侵占了原本五六米深河床,水淺處甚至不到一兩米,水質長期停留在劣五類。“渾濁不堪,天氣一悶熱就泛出難聞的味道,讓人不忍直視”“以前河里可以游泳,河水可以淘米,后來連衣服都不敢洗了”,“母親河”西塘河一度成為當地居民心中的痛。
改變從2014年開始。響應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水環境治理的號召,為徹底改變浙東大運河延伸段西塘河的面貌,2014年,高橋鎮下大決心開始了一場歷時3年的治水攻堅戰。先后投入3.2億元,開展西塘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及景觀提升項目,通過河道疏浚、漁業設施整治、拆除違建、水環境工程、污水管網建設、水生植物種植等方式,對西塘河進行全方位的整治。
據了解,西塘河上坐落著望春橋、新橋、上升永濟橋、高橋四座古橋,是寧波大運河“申遺”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力項目的實施,高橋鎮以抗金歷史典故、梁祝唯美愛情故事、生態濕地古橋文化、江南水鄉落英繽紛為四個景觀分區,沿西塘河、輕軌交通一號線、中山西路三條線的形態,打造出一條承載高橋文化、隱輕軌于林、多維立體的寧波城區西門戶景觀帶,5公里生態慢性系統,沿途串接起4個輕軌站點,在豐富居民健身休閑生活的同時,也為居民綠色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與此同時,為保障水清、岸美的長效治理品質,高橋鎮全面實施“河長制”,每年投入200余萬元用于全鎮的河道保潔,配備保潔人員32人、保潔船15只,建立健全長效保潔巡查機制。通過綜合治理、生態修復,千年塘河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構筑起高橋水清、城綠的品質新貌,當地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西塘河的治理實踐,使高橋鎮探索出一條區域環境立體改造、堵疏結合源頭治理、景觀設計整體提升的治水路徑,正因為此,西塘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及景觀提升項目,被評為浙江省河道生態建設示范工程、省優秀園林工程。“我們將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果,優化河岸兩邊周邊生態體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人居環境品質。”高橋鎮相關負責人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