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環保原創 正文

江干丁蘭打造“濱水大花園”

入選省級“美麗河湖” 百姓共享生態福利

發布時間:2019-01-04 06:34:47 來源:浙江在線 通訊員 來達 方宵鴛

  浙江在線1月4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來達 方宵鴛)近日,2018年浙江省級“美麗河湖”名單出爐,在上榜的30個浙江美麗河湖中,江干區丁蘭片區河道是為數不多的片區治水代表,涵蓋丁橋新城二號港、五會港、大農港、同協河等4條河道。

  近年來,江干堅持流域治理、系統治理和科學治理,大力打造丁蘭綜合治水示范區,形成全國首個美麗河道地方標準。如今,“水清、樹綠、岸美”重現丁蘭片區,曾經的城鄉接合部再現“錢塘江畔金江干”的美顏。

  標準引領

  治理養護一體化

  “治反復,反復治”是全省治水中遇到的共性難題,如何杜絕治水反復無常?

  在丁蘭片區,江干首推一體化治水新模式,將設計、施工和養護全部打包給一個單位負責。每天,“總管”沈哲都會帶著50多名保潔、綠化和工程人員,常態化養護丁蘭片區的所有河道。作為一家從事城市環境整體修復企業的管理人員,沈哲已常駐丁蘭片區長達兩年之久。“岸下有淤泥清理、垃圾撿拾、浮草培育等,岸上有綠植種植、涼亭建造、綠道建設等,凡是與這些河相關的大事小事都要管。”沈哲說。

  創新模式誕生“美麗經驗”。去年初,由杭州市城管委市區河道監管中心、江干區城管局共同承擔實施的“美麗河道——丁蘭綜合治水示范標準化試點”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正式成為杭州市首個美麗河道標準示范點,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城市河道全國首個《美麗河道評價標準》。從此,江干所有河道治理必須符合“五化兩好”,即河面河岸潔化、河道設施序化、河道沿線綠化、沿岸燈光亮化、開發沿線文化和基礎設施完好、配套設施完好。

  如今,來到丁橋新城二號港,一臺多相微濾設備正為河水做“透析”,過濾后的污泥被用作生態肥料;水中的多個曝氣裝置正在向空中噴灑水滴,為河水增加氧氣;工作人員正在投放輪葉黑藻、伊樂藻等沉水植物,建造吸附氮磷的“水下森林”……治理養護的一體化新模式給丁蘭片區帶來巨大變化:河道水質有了大幅改善,河岸邊竹籬花架、水榭棧道等建筑小品富有文化氣息,可供居民沿河慢跑、散步休憩。

  不久前,江干將丁蘭的治水經驗“再升級”——實行一張管理底圖、一個智慧平臺、一套閉環機制、一套行業標準、一本河長工作手冊、一支長效管養隊伍的“六個一”機制,通過不斷提升河道治理水平,長效實現水岸同治、標本兼治。

  還河于民

  好環境引“金鳳凰”

  配餌、甩竿、收竿……去年12月18日,40位報名參賽選手和140多位民間護水代表及環保志愿者,齊聚丁蘭街道勤豐港河畔,參加杭州市城市河道垂釣比賽。“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悠悠鄉愁”,清澈的河水一直是丁蘭人內心最深的守候,但曾幾何時,因為區域的大開發和大建設,秀美的丁蘭水鄉一度失色,垂釣成了很多老底子丁蘭人的奢望。

  對于丁蘭片區河道的整治,江干并沒有止步于水質改善,而是籌劃著如何“還河于民”。早在2016年,江干在修建游步道、停車場、涼亭等配套設施時,就試點設置了27處垂釣點和3個親水平臺,短短兩年時間,丁蘭片區的垂釣點已增至133個。“以前的勤豐港水質特別差,河里基本沒有魚,現在的勤豐港水美魚肥,再也不用出遠門釣魚了!”61歲老人張長友激動地說。在恢復河道生態功能的同時,江干還注重歷史文脈的發掘,以“家規文化”“孝道文化”和“治水文化”為主題,推動丁蘭打造大型休閑生態花園,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生態空間。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水綠岸美的丁蘭,已成為投資創業的熱土,匯集了西子智慧產業園、丁蘭啟迪協信科技園、丁蘭大健康綜合體三大智慧園區。作為中國首個千億級科技服務企業,啟迪協信科技城已布局全國20多個城市,從北京來到杭州,啟迪協信集團副總裁彭輕塵坦言看中了丁蘭的美麗“新藍海”。“丁蘭聚集了大量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相關產業的創新創業人才,政府提供了全方位的產業和工作空間,更重要的是,創業者聞著花香、賞著美景就能上班與創業。”彭輕塵說。

  2018年以來,丁蘭已成功引進順晟進出口、新彤機器人、浙江省郵電工程建設公司、集達機械等優質項目,截至去年10月底,實現累計入駐企業731家,完成稅收4.69億元,特色小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為8億元。

  全民治水

  打造“濱水大花園”

  治水是一項系統工程,光靠治理還遠遠不夠。為了實現丁蘭片區河道的長效管理,江干率先推行“5+2”特色河長制,區級河長、街道河長、社區河長、民間河長、河道警長和河道觀察員、河道保潔員聯手共治,小到一段河道,大到一條河流,都有了層次分明、權責明晰的責任人。然而,面對機制實施中遇到的新問題,江干步履不停,推動“河長制”向“5+X”拓展,而這個X的內涵也日漸豐富,包括溝渠長、池塘長、城管執法隊員等。

  “河長制”帶動了江干全民治水熱潮,越來越多的民間力量活躍在丁蘭治水一線。九年風雨無阻巡河的張海清,沒有行政編制,不拿一分錢報酬,哪怕身患喉癌無法開口說話,依然每天隨身攜帶寫字板奔波在丁蘭的大小河道,提出與河道相關的意見一百多條;有愛挑刺的“較真大叔”宋忠赤,在江干區第三屆“河長論壇”上,他提出要建設兼具功能性、生態性和美學性的美麗河道,江干區治水辦積極采納并轉化為實踐,成功建設了8條區級美麗河道和2條市級美麗河道;有探索環保酵素治水的詹國榮,在擔任同協河民間河長的三年時間里,他堅持用自制的環保酵素治河,讓河道水質指標明顯改善,往日的油污再也不見了……

  在丁蘭大農港城管驛站,50平方米的房間里,專門設有治水成果和亮點的展示臺,便于市民感受江干治水成果。“一個城管驛站就是一個多元治理力量的匯聚點,我們通過設立固定志愿服務日的形式,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志愿團體來開展活動,通過發揮黨員的引領作用,吸引更多百姓參與治水。”江干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說,在城管驛站助力下,依水而居的丁蘭百姓,已形成一種“治水自覺”。如今,漫步在丁蘭片區河道旁,岸邊廊道石橋、花樹繁茂,水里清可見底、綠草搖曳,這里儼然成為一座宜賞、宜居、宜游的“濱水大花園”。

標簽:江干;河道;治水;濱水大花園;美麗河湖責任編輯:錢華良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