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帆 邵倩 通訊員 張帆 鄭曦)1月2日,2019年上班第一天,中午11時33分,錢塘江上游衢江畔的龍游港區橋頭江作業區正式開港。至此,桐廬富春江船閘至衢州市區雙港口175公里長的錢塘江中上游航道全線通航,浙江11個設區市全部通江達海。
省港航管理局局長胡旭銘介紹,錢塘江是浙江及長三角地區規劃建設的骨干航道,中上游通航意味著長三角地區又多了一條水運經濟發展大動脈。通航后,可西溯錢江源,東連東海,北接長江,為浙西乃至整個浙江的發展培育起經濟發展大通道,推動浙江大宗貨物運輸“棄陸走水”,助推交通運輸結構調整。
地處東南沿海的浙江,得益于自然條件,11個設區市中僅有衢州全境未能通航。其實,衢州因聯通浙皖贛閩被稱為四省通衢,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仍有小船通行下游。后因公路、鐵路交通興起,小船缺乏競爭力及航道原因,水運衰退斷航。按照目前我省內河航道情況,再度通航后,500噸級內河船可從衢州順流而下直達杭州。
建水運通途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如詩如畫的錢塘江中上游,歷史上曾是商賈往來、千帆競渡的繁華景象。水運是我國古代重要運輸方式,錢塘江中上游航線是中國古代水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世紀50年代以后,因上游興建電站,以及其他運輸方式快速發展等原因,錢塘江逐漸失去了昔日水運繁華的景象。
2010年12月,錢塘江中上游水運復興航運開發工程正式開工。在省交通港航部門和建設隊伍的拼搏下,歷經8年建設,水運夢終圓。
錢塘江中上游水運復興航運開發工程首戰是樞紐富春江船閘改建工程,它是全國第一個礙航閘壩改擴建工程,為全國1300多座礙航閘壩的改造提升提供了示范。
整個錢塘江中上游航運開發還采用航電結合、綜合開發模式,集航運、水電、防洪、灌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在原有3個樞紐基礎上,新增4個電站,發電年收益超2億元。
去年10月26日上午10時許,3艘500噸級滿載龍游港區橋頭江作業區首批港機設備的貨船順利抵達龍游,這標志著斷航半個多世紀的錢塘江中上游航段已經具備了全線通航的條件。運輸船舶經過衢江、蘭江,東可達上海、寧波舟山港等國際港口,北可通過京杭運河抵達濟寧,西可沿長江上溯到武漢、重慶、宜賓,未來衢江將與江西信江溝通,浙中西地區航運將重煥生機。
興黃金水道
錢塘江中上游航運開發項目投資額約62億元,包括富春江船閘改造、衢江衢州段金華段航運開發、蘭江航道整治等工程,是浙江內河航運建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錢塘江中上游通航,有利于完善浙江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打造長三角大交通網絡,增加浙江西部、江西、安徽等地接軌沿海、接軌上海的運輸大通道,真正實現“通江達海”。
據初步測算,開發后的錢塘江中上游航道運輸通過能力相當于一條復線鐵路或兩條4車道高速公路,而能耗僅為鐵路的二分之一、公路的十分之一。預計到2020年,錢塘江中上游江海河聯運量將達到4000萬噸,每年可節約運費近9億元。
以浙西重要產業之一的水泥為例,如果四分之一通過錢塘江水運,則每年可降低物流成本5.4億元。以煤炭為例,如果由鐵路和公路運輸改為海運,到嘉興港再通過浙北航道、錢塘江水運周轉,成本總體可節約1億元以上。以集裝箱為例,全程水運到寧波舟山港每箱可節約費用約500元。預計2020年,錢塘江中上游江海河聯運量將達到4000萬噸,每年可為整個區域節約近9億元的運輸費用,而能耗僅為鐵路的二分之一、公路的十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公路五分之一以下。
航道建設帶動了沿線各地的產業集聚發展步伐。衢州著力打造錢塘江衢州流域生態經濟帶,構建集碼頭、物流、企業一體化的臨港產業帶。目前已吸引龍游港橋頭江作業區、龍游城北工業園區等項目落戶沿江經濟帶,并有眾多省級船舶企業來衢接洽對接。江山、衢州的水泥、建材等行業也迎來了轉型發展的新機遇。
聚沿江美景
航道建設與綠色航道、美麗航道、美麗交通經濟走廊、沿江公路、市政景觀規劃及全域旅游發展相融合,助力大都市和大花園建設。
在龍游衢江畔,年年紅景區去年接待游客超過3.6萬人次。下一步龍游將全力打造紅木小鎮,在降低主業紅木加工物流成本的同時帶動旅游服務業發展。
隨著錢塘江中上游全線通航,沿線各地像龍游年年紅這樣的景區將越來越多。衢州沿江連景,融合百里“山水田林灘”優質生態,串聯起8個3A級以上景區,配套開發旅游資源,錢塘江中上游航道將像一幅新時代浙江的美麗畫卷,漸次展開。
一條水路,百年舟楫。
古老的航道正在蘇醒,千里揚帆、百舸競秀的景象有望重現。錢塘江中上游航道的通航,使得浙西北乃至浙贛皖閩的水運一盤棋由此而活,未來還將溝通信江,影響浙贛皖乃至中西部腹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