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慶麗 應忠彭 市委報道組 陳暉)“都快記不清有多少年,不曾見過這么美好的田園風光了!”每天清晨,樂清市大荊鎮下山頭村村民周堅宏駕車前往鐵皮石斛基地上班時,時常會忍不住這樣感慨。
不過十來分鐘的車程,沿途風景已與前些年大不相同:過去的大荊鎮是鑄造大鎮,飽受環境污染之苦,緊鄰集鎮的下山頭村也不例外,終日粉塵漫天、噪音隆隆,空氣中彌散著刺鼻的焦炭味。如今,周堅宏目之所及的范圍內,遠方是連綿青山和外立面經過統一改造后的幢幢農房,近旁有潺潺清溪、成排的銀杏樹以及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鐵皮石斛種植基地,頭頂是冬日放晴時特有的湛藍天空……
改變,源于一次綠色轉型。位于樂清東北部的大荊鎮,總人口20多萬,雖有省級中心鎮和樂清市域規劃副中心等稱號,但由于地理位置相對偏僻,集鎮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鮮少有重大項目在此落地。有著600多年歷史的鑄造業,成了鎮里長期以來的支柱產業。
“上世紀九十年代時,大荊的鑄造業最為輝煌。全鎮大大小小的鑄造企業共有80多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污染、化學污染和土壤沙化等現象日趨嚴重?!币晃辉L期從事加工鑄造業生產的當地居民這樣回憶道。
痛定思痛后,大荊鎮在近年來實施治水拆違的基礎上,全力推進鑄造業淘汰、拆除,重現天藍、地凈、水清的美好景象。為此,鎮里成立專項行動指揮部,組建起8個攻堅連隊,200多名黨員干部帶頭立下“軍令狀”,簽訂協議、關停企業、組織自拆,不到3個月便拆除了鎮里所有的鑄造企業,整理出約1200畝土地,為今后轉型發展騰出了空間。
支柱產業不復存在,鑄造大鎮去向何方?鎮區北部,游客不斷的雁蕩山風景區周邊,一株株蓬勃生長、有著“仙草”之稱的鐵皮石斛,給了大荊人啟示。
“雁蕩山的鐵皮石斛天下聞名,而我們大荊也有種植石斛的傳統,但主要是以一產和粗加工為主,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大荊鎮常務副鎮長葉利華說,瞄準這一綠色產業后,大荊鎮加緊出臺政策、招商引資,先后引進28位鄉賢企業家回鄉投資50多億元,打造鐵皮石斛現代產業體系。
周堅宏所在的下山頭村,近年來在鄉賢方玉友、方玉占兄弟二人的帶動下,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全鎮率先發展起鐵皮石斛產業。由方氏兄弟出資,村民則將土地統一流轉到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合股成立浙江聚優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而推動石斛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和村集體增收。同時,公司還請來專業團隊,為下山頭村制定了村莊總體規劃、鄉村景觀規劃和產業規劃等5項規劃。
山鄉巨變,也讓今年36歲的周堅宏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結束多年在外地漂泊的生活,帶著妻兒回到村中,成為“聚優品”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主要負責鐵皮石斛基地的管理及養護。眼下,他自己在村里企業上班,妻子在鎮上工作,父親經營著家里的一片果園,一家人年收入約10萬元,日子過得其樂融融。
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更多的機遇也正在向大荊鎮涌來。今年5月,在溫州市公布的首批5個市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中,以下山頭村為核心的樂清大荊田園綜合體榜上有名;7月,溫州《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建設五年發展規劃(2018-2022年)》出臺,大荊鎮也被列入其中,成為該產業帶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1月,大荊石斛田園綜合體“鐵定溜溜”項目,被列入溫州市“鄉村振興”十大項目。
據葉利華介紹,目前,隨著仿野生石斛種植、石斛博覽園、“鐵定溜溜”親子游樂園等項目陸續建成或開工,全鎮石斛全產業鏈年產值已超20億元,一個以下山頭村為中心,集高效農業、鄉村休閑旅游等產業為一體的大荊石斛田園綜合體正在崛起,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帶動下山頭村集體經濟增收500余萬元,培育相關優質企業250多家,帶動4.8萬名農民年人均收入增加約5000元。
> 記者手記
綠色希望茁壯成長
冬日午后,記者走進下山頭村的鐵皮石斛種植基地內,泡上一杯石斛花茶,再嘗一塊清香可口的淡綠色石斛蛋糕,只覺心曠神怡。感慨之余,工作人員卻說,這些都只是石斛產業鏈上的“九牛一毛”。除了鐵皮石斛鮮條及楓斗的制作,大荊正不斷推動這一產業向著保健品、飲料、美容護膚等多個領域的精深加工方向發展。未來,隨著“鐵定溜溜”親子游樂園的建成,“鐵皮石斛+文創旅游”的發展模式,無疑更令人期待。
采訪期間,我們欣喜地看到,一株株茁壯成長的“仙草”,不僅給曾經的污染重鎮帶來了理念的轉變,更帶來了推動美麗城鎮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希望。如今,大荊鎮已投入約5億元,建設農耕文化園、石斛博物館、溫泉酒店,并對5個村莊的外立面進行改造。
盡管已經入冬,大荊卻綠意滿眼,期待在下一個春天華麗重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