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祝梅)最近,杭州市民小陳從菜鳥裹裹APP下單寄快遞,見到了一款新包裝。這是浙江新聞客戶端和菜鳥網絡聯合制作的城市專屬版環保快遞袋,從上周起陸續在杭州主城區投放使用,首批投放50萬個。
據菜鳥平臺估算,50萬個快遞袋相當于杭州市民1個月左右的使用量。作為中國物流業綠色發展的倡導者和引領者,菜鳥網絡早在2016年就同中國主要快遞公司共同發起菜鳥綠色行動。如今快兩年過去,中國物流距“綠色風景線”還有多遠?
環保寄件
數量與成本的博弈
杭州市下城區沈家巷20號,天天快遞武林營業廳停放的幾輛快遞車里堆著不少有“浙就是我”字樣的包裹。從上周起,環保快遞袋陸續送達杭州各個快遞站點,杭州市民通過菜鳥裹裹APP下單,就有機會將這份帶有江南特色的“綠色倡議”同包裹一起傳遞出去。
這款快遞袋“環保”在哪?據城市專屬版環保快遞袋的生產廠商、湖北光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永磊介紹,市面上較常用的快遞袋的主要原料來自石油,環保快遞袋則以谷物、豆科、木質纖維素、秸稈等天然可再生資源為原料。因此,環保快遞袋的普及可以有效減少對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同時降低碳排放。據測算,一個中號環保袋可以減少14.6g二氧化碳排放。
生物基快遞袋可能更符合中國物流業的現狀。“在中國,生物基原料來源充足,成本還不高,有很大的推廣空間。”謝永磊透露,今年,電商平臺、快遞企業在公司采購的環保快遞袋的總量將突破億級。
綠色正成為物流新趨勢。天天快遞武林營業廳站長高峰告訴記者,在使用這款城市專屬版環保快遞袋之前,天天快遞就已經在采購和使用環保快遞袋了。目前,武林營業廳的業務覆蓋杭州下城區七個街道,日均包裹超3000件,通過菜鳥裹裹下單寄快遞的比例逐漸提升。
而阿里巴巴1688的數據也顯示,供應端和采購端都呈現出綠色趨勢。與去年9月同期相比,今年平臺上綠色包裝商品數增加576%,綠色包裝的采購買家也增長339%。
回收創新
技術與資源的探索
在浙大紫金港校區的菜鳥驛站,2016級浙大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平帆熟練地將泡沫塑料、紙箱等快遞包裝分類歸放在回收臺。一年多來,在回收臺拆快遞已經成為浙大人的習慣。驛站站長林高瑜告訴記者,驛站服務近3萬名浙大學生,日均包裹數超7000件,每天站內可回收利用的快遞箱大約有200多個。浙大學生來寄包裹時,工作人員會挑選尺寸最合適的箱子給學生免費使用。
去年“雙11”,菜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十個城市全面開展快遞紙箱回收行動,即“回箱計劃”。今年“雙11”,“回箱計劃”將拓展到全國百城的5000個回收點,淘寶、高德、支付寶、菜鳥裹裹等阿里線上線下的核心生態資源都將加入環保行動。
除了資源回收利用,原箱發貨、循環箱等方式也是綠色物流的創新方式。今年2月,菜鳥在杭州率先上馬數千個循環箱。以天貓小店為切入點,這些循環箱服務于零售通小店的物流配送。據介紹,循環箱選用的塑料重量僅為普通材料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每個箱子可循環使用兩個月以上,破損后還可回收再造,減少紙箱、膠帶等耗材的使用。
以此為起點,菜鳥上周五發布了綠色行動的最新成果:全球首個全品類“綠倉”已落地寧波。通過循環箱、原箱發貨的模式,該綠倉內的數萬SKU(庫存量單位)將探索物流鏈路全程零膠帶、零填充物,零新增紙箱的全新模式,以達到環保和商業的雙贏。這也將是物流界首次實現循環箱全流程覆蓋。菜鳥商超供應鏈負責人李巖透露,據測算,這個綠倉一年節約的紙箱將超過500萬個,3年就可以節省出一個杭州植物園。
綠色實踐
企業和平臺的協力
“雙11”不過是中國物流最顯象的場景。今年7月,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20.8億件,同比增長27.5%。面對日均超一億件的包裹,物流的綠色要怎樣才能趕上物流業的發展速度?
成本是綠色物流必須去面對的一道坎。對有能力日產幾十萬件環保袋的湖北光合來說,眼下的市場需求遠達不到產能飽和,但謝永磊覺得,接下去的模式復制會很快,而產能的擴大將帶來成本的進一步下降。目前,湖北光合已與浙江桐廬的工廠合作,輸出原料和技術。“我們還在和上海、深圳等地的企業洽談,今年打算把3.5萬噸的產能擴大到7萬噸。”他說。
“現在國內普遍使用的包裝材料中,不光紙箱包裝能循環使用,塑料包裝袋、用于填充的發泡塑料及泡沫等都可以再利用。”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如果前端分類得當、回收模式合理,90%的包裝廢棄物可以得到有效資源化利用。數據顯示,一噸可回收的廢紙可再造700公斤好紙。
“去國外旅游時,感覺日韓的垃圾分類規定更細致,違規者也會受到高額的罰款。”平帆建議,除了規則趨緊,國內還可以通過積分獎勵、兌換禮品等激勵措施來培育公眾的垃圾分類意識。在她老家嘉興,不少地方已有類似的實踐。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升級快遞包裝、推廣綠色物流是大勢所趨。但綠色物流是個系統工程。專家建議,在推動綠色物流行動中,商家應積極使用環保包材,從源頭上綠起來;平臺應發揮其優勢,整合、撬動更多商家加入環保陣營;而前端生產者當通過技術研發和革新進一步降低環保公益的成本,讓更多消費者能夠實現綠色消費。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