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環保原創 正文

金華:碧水清清映畫廊

發布時間:2018-08-06 10:07:22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黃麗麗

浙江在線8月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黃麗麗)通濟湖碧波蕩漾,白沙溪白鷺斜飛,浦陽江如詩如畫……經過了治水的洗禮,金華生態文明邁向了新的高度,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江南美景得到了重現;浙中生態廊道串起了美好生活,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美麗牧場,讓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藍圖逐步成為現實。

2017年,金華全市河流11個國家考核斷面、17個省控斷面、10個市界出境斷面、20個縣市交接斷面、43個地表水斷面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在全省“五水共治”工作群眾滿意度調查中,金華綜合得分86.84分,躍居全省第一名。

作為打響全省治水第一槍的地方和四奪大禹鼎的設區市,金華始終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努力做好生態稟賦的“守護者”和綠色發展的“優等生”。2018年,金華將以高標準深化“五水共治”,高水平落實“河湖長制”,高質量推進浙中生態廊道建設,努力讓生態優美的八婺大地,成為全省大花園中的靚麗風景。

治管結合 高標準提升水環境質量

今年5月26日,一則“履職不到位、治水不盡責,蘭溪14位河長上電視道歉”的新聞引發關注。據了解,今年初蘭溪制定出臺了《生態廊道、“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雙月考核辦法》,規定對村級河長進行雙月考核并對考核落后的村級河長責成公開承諾整改。14位河長因今年3、4月份考核落后上電視公開道歉并承諾限期整改。

這種公開“曬承諾”的機制不僅給其他河長敲響了警鐘,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也讓老百姓受到了震撼,有利于達成愛水護水的共識。步入治水攻堅期的金華深知,再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既非一日之功,又非一己之力,需要全社會、全領域的共同作為。而活躍在治水剿劣前線的河(湖)長無疑是治水的主力軍。

據統計,金華全市目前共設立河長3400名、庫長770名、塘長10658名,有2108名市縣剿劣督導員、315支剿劣“河保姆”隊伍、37支“河小二”隊伍、1.8萬余名志愿者奮戰在治水剿劣第一線。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金華市所有國控、省控、市控斷面,縣市區交接斷面,全部水質達到Ⅲ類水,8個飲用水源達到Ⅱ類水以上。特別是蘭溪將軍巖斷面出水的平均水質達到Ⅱ類水以上,是20年來水質最好的一年。

“2018年是浙中生態廊道建設‘三年見成效’的重要一年,是五水共治‘碧水’行動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河長制、推行湖長制的關鍵之年。金華全力開展美麗河湖創建,開展河長制、湖長制的標準化管理,切合金華實際,治出金華特色。”金華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金華治五水建廊道可以歸結為著重抓好四個聚焦、十大行動,創出七大方面特色。

其中,四個聚焦主要是聚焦污水零直排區創建、聚焦防洪排澇、聚焦美麗河湖創建、聚焦依法科學鐵腕和全民治水。十大行動除了美麗河湖創建、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外,還包括開展水環境質量提升、涉水行業規范管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河(湖)長制標準化管理、產廊融合品質提升等。

目前,在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方面,金華已制定實施《金華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實施方案》,確保完成省下達的3個工業集聚區、22個城鎮生活小區、10個鎮(街道)“污水零直排區”建設任務。推進義烏市、浦江縣、磐安縣全域建成“污水‘零直排區’”,永康市完成鎮級工業功能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全市11個省級工業園區基本建成工業“污水零直排區”,力爭全年基本完成“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總任務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美麗河湖創建方面,首先從制度上開展河長制、湖長制的標準化管理,制定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河一檔、一湖一檔等完善河(湖)長的電子化考核,實現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履職全覆蓋。同時開展河湖庫塘清淤,制訂美麗河湖創建的實施辦法以及美麗河湖的評定辦法,全市建成美麗河湖10條(個),評選全市十大“最美家鄉河”、十大“最美家鄉湖(塘)”。

“結合金華實際,2018年爭取在‘污水零直排區’的創建上體現金華力度,打造污水處理廠尾水處理的金華標準、全流域水質補償的金華模式、農村生活污水終端運營管理的金華樣板,體現美麗河湖創建的金華顏值、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金華經驗、治水長效管理機制的金華特色。”金華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說。

先行先試 高水平貢獻金華治水經驗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水是金華的魅力和韻味所在,對水的認識不斷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城市發展理念的轉變。在上下同心、眾志成城的治水過程中,金華涌現了大量創新、科學、以人為本的做法,成為全省許多縣市區學習的模板,并獲得了省領導“推廣金華做法”的批示。

金華在農村沿溪沿塘沿井建設生態洗衣房,被譽為“治本之策”。隨著治水工作進入“深水區”,逐漸延伸至小塘、小溝、小渠等小微水體,其中村民在家門口洗衣、洗菜成為主要污染源之一。蘭溪等地積極探索在農村沿溪沿塘沿井建設農村亭廊式“生態洗衣房”,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既方便村民洗衣,又從源頭削減洗衣水污染,引發了一場農村洗衣革命,走出了一條精細化治水剿劣新路子。目前全市已有897個行政村完成生態洗衣房建設。

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立法。今年6月5日《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成為省內第一部、全國領先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地方性法規。它不僅明確了適用范圍、適用對象和法律責任,厘清了政府、部門及其他相關主體的職責,更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具體要求作出規定和保障。通過持續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強基礎、再提升、創亮點,金華計劃至今年底,農村生活垃圾可利用物回收率達30%,資源化利用率達80%,無害化處理率達99%,優秀村創建率達50%。

健全流域水質生態補償機制。金華嚴格實施“水質改善給予獎勵、水質變差予以懲罰”的水環境考核獎懲“雙向補償”制度,有效破解“治水責任不清、存在變通漏洞、獎罰可有可無”三大難題。同時推廣尾水排放“金華標準”,市區4家污水處理廠試行“金華標準”以來,尾水排放氨氮、總磷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67%和86%,主要指標達到地表Ⅲ類水標準。

以治水倒逼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了綠色發展的“金華道路”。如浦江倒逼水晶產業轉型升級,將2.2萬余家水晶企業關停整治減少到目前的526家,而年產值卻從整治前的57.8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90.1億元,實現了群眾滿意度從全省“倒數第一”到2017年全省各縣(市、區)排名第一的轉變。又如東陽開展廢塑產業整治,利用東陽“工藝美術之鄉”“中國木雕之都”的特色優勢,積極引導廢塑企業向木雕、紅木家具行業發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此外,金華還強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劃定河流兩岸200米內為禁養區,200~300米范圍內為限養區,探索出了一條水環境治理與農業轉型升級“雙贏”之路,涌現出野貓畈糧食功能區、美保龍、九峰牧場等一批可學、可看、可復制的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典型,金東區錦林佛手園、武義縣花田小鎮等農旅融合示范項目成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金華人深知,綠水青山是金華可持續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金華始終以先行者的魄力和擔當,將治水工作落在實處,走在前列,為全省貢獻更多的金華智慧和金華經驗。

產廊融合 高質量建設浙中生態廊道

如果把治水比喻成登高,“水清”是基礎,更高層次的目標是“景美”“業興”。實現了“三年可游泳、四奪大禹鼎”的金華,并沒有因為目標的實現而放慢腳步,而是以此為激勵,展開了新一輪的自我拷問:

水干凈了,但治水帶動的水產業綜合性開發是否取得足夠的效益?環境的轉型升級,撬動多少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

帶著這樣的思考,金華市第七次黨代會指出,以水環境綜合治理為重點,串聯山水林田湖草,促進生態、人文、產業深度融合,全力構建“水清、岸綠、景美、業興”的浙中生態廊道建設,實現由治水治污向高水平推進生態廊道建設的華麗轉身。

金華市委、市政府及時研究出臺浙中生態廊道《若干意見》《三年行動計劃》,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成廊道”總體要求,大力開展生態環境優化、基礎設施建設、人居文化提升和綠色經濟發展等“四大行動”,并具體分解為19類37項建設任務。

引領發展的規劃圖板、插滿紅旗的作戰地圖、分布推進的項目列表、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金華各縣(市、區)按照市委關于規劃建設浙中生態廊道的決策部署積極行動起來。

在蘭溪,生態廊道辦被納入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率先建立起了生態廊道長制度,由市委書記和市長兩位總河長擔任縣級總生態廊道長,相關縣級河長任縣級生態廊道長,承擔廊道建設過程中巡查、統籌、協調推進等各項職責。并以“蘭韻水鄉”為主題,以“三江八溪”為重點,以歷史文化、旅游休閑為特色,打造“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的生態廊道。

東陽高標準早起步開展廊道規劃,明確生態廊道專項規劃范圍為主廊道兩側1000米范圍,郊野段按不少于30米為規劃控制范圍,并于2017年在金華市第一個通過生態廊道專項規劃論證。2018年重點推進綠道建設和沿線節點建設項目,建設總長303公里,總投資約7.5億元。

浦陽江生態廊道東起浦江黃宅高速公路路口,西至通濟橋水庫泄洪口,全長17公里,面積約196萬平方米,總投資3.1億元,將沿線黃宅、浦陽、浦南三鎮(街道)連成一線,在廊道,人們鍛煉散步、騎行游玩、吟詩繪畫、取景攝影……污水橫流的加工作坊蝶變成秀美如畫的生態廊道,成為市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隨著一個個重點項目的快速推進,廊道沿線環境不斷優化,散落在金華沿江各處的資源,如同一塊塊璞玉被挖掘出來、利用起來,金東花卉生態示范園、漁歌小鎮菊花園等一批項目初步建成,一條集生態保護、休閑觀光、文化體驗、綠色產業于一體的美麗生態廊道初步顯現,群眾生態獲得感和生活幸福感不斷增強。

2018年,金華將在濱水綠道、“美麗城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先行的基礎上,打造一批集生態觀光、休閑娛樂、產業經濟、人居開發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節點板塊。尤其注重產廊融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文化創意、綠色低碳經濟,形成一批現代農業園區、精品農業示范基地、美麗鄉村精品村、A級景區村莊等特色精品和精彩亮點。

以生態為基、水系為脈、廊道為要、文化為魂,金華正打造獨具特色的浙中大花園。在這大花園當中,河流清清、綠意繞廊是基礎,生態宜居、產業和諧、百姓獲益才是最終的指向和目標。

標簽:金華;生態廊道;治水;農村生活垃圾責任編輯:陳婷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