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5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江帆) 近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自2013年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以來,浙江空氣質量改善明顯,連續三年獲得國家“大氣十條”考核優秀。經生態環境部認定,我省已全面完成“大氣十條”各項目標任務。
去年是“大氣十條”實施第五年,也是第一階段收官考核之年。省環保廳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浙江各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6.1%,超額完成PM2.5削減20%的目標;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2.7%,比2013年提升14.3個百分點。
“治污不僅要控制好源頭,末端防治也至關重要?!笔…h保廳大氣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連續4年把治理霧霾列為十大民生實事之一,通過調整能源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加強工業廢氣治理、深化機動車污染防治、強化城市煙塵廢氣整治、治理農村廢氣、開展港口船舶污染防治等專項行動,確保打贏治氣攻堅戰。
全省治氣攻堅因地制宜,亮點紛呈。杭州先后關停了杭鋼半山基地、半山電廠、蕭山電廠所有燃煤機組和一批重污染企業;在全省率先開展燃煤熱電超低排放改造。寧波率先開展固定源、廠界、區域“點、線、面”結合的VOCs在線監測,建成了兩個全國一流的環境監控中心。溫州加大行業整治力度,關停制革、制鞋、合成革等一大批重污染企業。湖州扎實開展機動車船和城市揚塵治理,1400多輛渣土砂石運輸車更新為智能環保工程車,建成內河岸電設施189套,數量居全省第一。嘉興聚焦臭氣擾民問題,開展七大重點園區臭氣整治,整治后涉氣信訪量下降近30%。
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開局之年。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空氣質量需要是今后一個時期生態環境保護一項重要任務。我省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已定下了明確目標:到2020年,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力爭降到35微克/立方米,重點區域臭氣異味基本消除;60%的縣級以上城市建成清新空氣示范區;涉氣重復信訪投訴量比2017年下降30%,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我省正在統一制作大氣污染地圖,進一步摸清大氣污染底數,保障治氣精準務實、按圖銷號?!笔…h保廳大氣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6月底前,這張地圖將正式對外公開。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