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6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許雅文 通訊員 張斌)6月6日,湖州南潯雙林鎮的宇泉生態農業負責人方小泉正在為播種水稻做前期準備。
“每畝水田90%用于種植水稻,10%用于養殖小龍蝦,小龍蝦吃掉田間雜草,排泄物還能肥田,水稻基本不施農藥化肥,一畝田比純種水稻多增收4000元左右。”方小泉說。同“稻蝦共生”一樣,“一水兩用、一地雙收”正成為南潯不少合作社負責人和家庭農場主的共識。
雙林鎮副鎮長楊斌表示,該鎮采用“科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3年前,大學畢業的沈良回村創業發展“稻鰍共生”,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去年他的合作社盈利超120萬元。他還將技術傳授給村里的10多位年輕人,帶動鄉親共同致富。
目前,雙林鎮已有6家合作社探索建立了“一地兩用”模式,推廣種養面積2000余畝,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