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林下種植芍藥
浙江在線4月5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胡奇勇 張旭君)“程老師講的很實用,今年的黃精管理再也不會摸不著頭腦了。”近日,一場由淳安縣林業局組織的林下經濟培訓在瑤山鄉張家村舉行,吸引了270余名林農參加。
這個位于淳安北部的小山村,現有山核桃林面積4000余畝,其產值占村民全年總收入的60%以上,已接近增收的“天花板”。如何進一步拓展增收渠道,成了該村的新課題。“黃精生長快、周期短,利潤回報較高,村里山核桃林下面都能種。”定點聯系黨員程建斌在培訓課上給村民介紹道。從黃精到前胡、掌葉覆盆子,在“黨員科技幫幫團”的帶領下,張家村正以鄉山核桃產業專業村為基礎,向著全縣林下經濟科技示范村邁進。
不砍樹、不毀林,淳安山區的林農正在嘗試這種靠山吃山的“新吃法”。2017年,全縣林下種植規模已有24.95萬畝,實現產值14.59億元。為了確保林下種植的技術推廣、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精準落地,今年該縣林業局組織開展了以黨員領銜的林下經濟發展科技示范活動。通過在全縣6個林業中心站黨支部成立6支黨員科技服務團隊,建立局班子成員掛鉤聯系10個林下經濟科技示范村,縣管干部、中層干部、年輕干部掛鉤聯系50家林下經濟科技示范戶(基地)的制度,形成了“支部創先進、黨員爭優秀、林農得實惠”的林下經濟發展新局面。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土人才,示范活動中還特別注重這些“金種子”的培養。按照1名林業黨員定點、定向、定效培養1名林下種植專業能手的機制,以技能掌握不全不撤兵、技能實操不熟不脫鉤為要求,切實讓“土專家”“田秀才”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使科技成果結為林下碩果。“縣里給我們結了黨員親戚,合作社技術上的難題現在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再也不用東奔西跑了。”2017年被評為全省首批林業鄉土專家的吳約木樂呵呵地說道。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