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環保原創 正文

水杉,廣玉蘭,含笑,鵝掌楸…… 80歲的高級工程師俞仲輅細數杭州引進樹種

相伴數十年,不知你是“新杭州”

發布時間:2018-03-11 09:09:26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高菲 王平 馬正心

  浙江在線3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高菲 王平 馬正心)玉皇山半山腰的紫來洞平臺,“紫氣東來”石壁旁,有一棵挺拔的雪松。再走幾步,喜德山房門口,觀賞八卦田的絕佳位置上,也有一棵雪松,一個人能抱得住,20米左右高。

  鳳凰山管理處園林管理科副科長張璐說,這幾棵雪松不需要太多養護,自己就長得很好,不長蟲,也沒病害,每棵樹的胸圍和脾氣,都有詳細的記錄。

  但40年前種下的濕地松,卻沒有找到,記者只好回來問專家。

  “濕地松是從國外引種到杭州的,它原來長在美國東南部,常綠樹種。確實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種到杭州,當時,杭州植物園分到了四斤種子。九里松原來的馬尾松病死了,后來就改用濕地松了,杭州綠化上也用得很多。”今年80歲的俞仲輅先生,記憶依舊非常清晰。

  很巧,俞先生正是前不久錢報記者剛剛專訪過的《舌尖3》杭州顧問俞為潔的父親,原杭州植物園高級工程師,原杭州市苗圃主任,一直負責引種。新中國成立后,他參與了杭州樹木引種的幾次歷史性大事件,“我自己親手經歷了水杉、樂昌含笑、池衫、落羽杉的引種,有感情。”

  1954年的4兩種子

  在曲院風荷挺拔成林

  杭州的樹,除了之前說到的土生土長的“老杭州”,很多樹種都是從國內外搬來的“新杭州”。俞仲輅說,比如梅花,其實梅花不是杭州原產的,是從四川引進的,但是引進種植早在一千多年前,這種植物我們叫它“歸化植物”,已經變成自己人了。

  一個新樹種的引種成功,需要很多年的觀察和實驗。“什么叫成功?比如廣玉蘭,我們從專業角度講,從種子到種子,一個輪回,一代一代傳下去,這就是成功了。有些引進之后栽培,自己長得很茂盛,但是不開花結種,老了傳不下去,這就不能算成功。”

  讓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成功,也是讓杭州園林界最驕傲的一次,就是水杉“入駐”杭州。

  再過一段時間,太子灣、曲院風荷的水杉會一點點綠起來了。而75年前,如果不是中國植物學家的發現,地球人都以為水杉早已滅絕。

  1943年,植物學家王戰在四川萬縣磨刀溪路旁發現了3棵從未見到過的樹木,其中最大的一棵高達33米,胸圍2米,當時誰也不認識它。幾年后,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胡先骕和樹木學家鄭萬鈞共同將該標本定名為水杉,并于1948年聯名發表了《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種》論文,推翻了“水杉早已滅絕”的定論,轟動世界植物學界,被譽為20世紀植物界最偉大的發現。

  這件事,當然也牽動著杭州園林界。

  俞先生記得,1954年,湖北園林部門,給了杭州4兩種子,“雖然4兩不多,但是因為種子很細很小,數量還是不少的,由當時杭州園林局玉泉苗圃(現在杭州植物園的前身)播種。大部分種在曲院風荷,現在依然還在。”

  1956年6月,成立杭州植物園籌備委員會,科研人員想讓水杉繁殖得多一點。“因為水杉的種子很稀少,種子很難采到,我們幾次想去要種子都沒要到,科研人員就想辦法搞育種,一開始也不太成功,到了60年代,每一株能產一兩百萬苗木,科技人員還到農村去推廣。當時國家對“四旁綠化”(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很重視,我們一推廣水杉,就受到很多人歡迎。后來,上海、山東、安徽、江西都到我們這里來采購苗木,推廣了100多萬株。現在,杭州很多地方種了水杉,像虎跑路兩邊也有,大部分都是60年代種起來的。”

  俞仲輅當年參與的杭州水杉引種馴化、繁殖推廣課題,徹底改變了浙江省平原水網地區的綠化現狀,1978年獲得了全國科技大會優秀成果獎。

  杭州人聞它的香

  已經60多年了

  下個月,如果你去秋水山莊,一路上,會聞到含笑的味道——很多人叫它香蕉花,味道和香蕉很像。但60多年前的杭州人,就沒這個福氣了。

  俞仲輅說,解放以前,杭州是沒有含笑的,解放初期,他們從廣東引進杭州,當初它還很怕冷,后來樹種的抗凍能力提高了。“還有一個原因,我們現在的氣候和那時比,比較暖和,到零下七八度很少。上世紀五十年代,零下七八度經常出現。所以,現在含笑這個樹種就很適應杭州的氣候了,長得很好。”

  除了含笑,還有樂昌含笑。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俞仲輅和他的同事引入了樂昌含笑。原產在湖南江西一帶,常綠喬木,也是杭州植物園最早引種,“當時種子也很少,我們先到花港觀魚試種,長勢很好。”

  為什么要把它引入杭州?

  “它是常綠喬木。以前,杭州的常綠喬木其實不太多,最多的就是香樟,但是單一種香樟就太單調了,需要其他東西來充實。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是杭州典型的植被類型——你看,常綠是放在前面的。”還有一個原因,從園藝角度來說,一個樹種的樹形基本上是恒定的。比如香樟是圓球形的,“我們也希望有寶塔形,樂昌含笑就有這種特性,有起伏,就好看了。”

  最早的鵝掌楸

  是傳教士帶來的

  說到國外引種到杭州的樹木,比較著名的故事,就是尼克松帶來的5棵樹。

  1972年2月,為了表達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四棵北美巨杉和一棵北美紅杉,隨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松一起來華。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將它們種在了杭州植物園里。但紅杉一時不能適應杭州的氣候,俞仲輅和同事們就對它進行了扦插,救活了。現在你還能在植物園看到它的后代。

  而讓俞先生印象最深的引種成功,是廣玉蘭和鵝掌楸。

  廣玉蘭原產在美國東南部,上世紀初,中國的留學生和美國傳教士把樹種帶進杭州。“最早種在花港觀魚,現在能看到很大。這個樹種到了杭州也比較適應,花型很大,很香,大小跟荷花差不多,所以又叫作荷花玉蘭,在杭州比較受歡迎。”

  鵝掌楸我們比較熟悉了,它的葉子像一件衣服,也叫“馬褂木”,而它還有個兄弟,叫北美鵝掌楸,杭州也有。

  “最早,美國傳教士把北美鵝掌楸帶來,種在之江大學的校園里。1957年,我們杭州植物院的職工在他們那里采了種子,繁育了后代。”

  不過,這個樹種雖然在杭州長得不錯,但根系不發達,成活率低,很難形成造林樹種。南京林業大學葉培忠教授就把鵝掌楸與北美鵝掌楸進行雜交,得到具有中美混血的樹種——雜交鵝掌楸,此樹種具有生長迅速,較強的抗旱、抗病能力的特點。

  杭州也用了這個辦法。“鵝掌楸和北美鵝掌楸兩個兄弟在植物園種在一起,自然雜交,我們發現雜交種確實比兩個母本都長得要好,后來就有意識地進行人工授粉,繁殖了一批雜交鵝掌楸。” 俞仲輅說,現在杭州栽培得非常高大的基本上都是雜交鵝掌楸。杭州植物園里有,東山弄的行道樹也是。

杭州植物園北美紅杉幼樹的老照片

玉皇山雪松 鳳凰山管理處供圖

標簽:鵝掌楸;水杉;樹種;含笑;種子責任編輯:孫璐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