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環保原創 正文

村里僅存的兩頭耕牛面臨被賣掉或宰殺,有人出資1萬元要留下它們

最后兩頭牛被留下,只為鄉愁

發布時間:2018-02-24 07:39:46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盛偉

qjwb20180224a0005v01b010.jpg

  浙江在線2月2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盛偉)正月初六,大山深處的麗水龍泉城北鄉方西村鞭炮聲此起彼伏,村民們相互串門拜年,濃濃的年味彌漫在這個小村里。

  52歲的村民林瑞紅在草地里放著牛,這一大一小兩頭耕牛是村里的僅有的兩頭。林瑞紅說:“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我都不會賣掉或者宰殺它,我會養它直到老死,肯定不會讓兩位好心人失望。”

  林瑞紅念叨的好心人是發小林日傳和杭州愛心人士胡女士。因為經濟困難,林瑞紅曾經一度想賣掉這兩頭牛,林日傳把這事發上了朋友圈,呼吁能留住耕牛,杭州愛心人士胡女士隨后出資1萬元,讓林瑞紅善待并留下耕牛。

  “留住的不僅是兩頭牛,還有漸漸消散的鄉愁?!绷秩諅髡f。

  為父親籌錢治病

  牛倌想賣掉村里最后兩頭牛

  林日傳和林瑞紅是同歲的發小。年少時,他們一同上樹掏鳥窩下河摸魚,一起放過牛。

  初中畢業后,林瑞紅輟學在家放牛耕地,成了地道莊稼漢。林日傳則考上了大學走出了大山,2001年他辭去公務員下海經商,將家安在了杭州。

  事業的成功和年齡的增長讓林日傳愈加留戀起家鄉的山水和親人朋友。2014年,林日傳在家鄉承包了500畝梯田種水稻蔬菜,為都市里追求有機食品的人提供農產品。

  林日傳和林瑞紅仿佛又回到了從前,經常在村里聊天,放牛,同桌吃飯……

  在林日傳的記憶里,耕牛遍地走曾是村中一景,而如今村里的青壯年大都選擇出去打工,種地的越來越少,耕牛漸漸失去了使用價值,牛倌們大都棄養了。2017年,村里只剩下林瑞紅還有一大一小兩頭牛。

  林日傳依舊喜歡放牛。閑時,他會牽著牛在村里走走?!澳欠N感覺真的是有一種濃濃的鄉愁?!?/p>

  2017年10月15日下午,林瑞紅告訴林日傳:他想賣掉耕牛,因為老父親生病,他缺醫藥費,養不起這頭牛了。

  林日傳頓時覺得“非常失落”。他立刻告訴林瑞紅。“我會找朋友認養這兩頭牛,沒人認養,我來認養,千萬別賣。”

  接力資助

  1萬元認養費留住了耕牛

  10月15日晚上,林日傳在朋友圈發布了耕牛的各種照片并附上文字——“當山田荒蕪,也是耕牛無用武之地之時,牛和山區農民一樣終將成為記憶,牛主人準備賣牛,牛的命運可想而知?!?/p>

  42歲的杭州女商人胡女士是林日傳的朋友,她熱心公益事業,也留戀兒時村莊的模樣。

  當她看到林日傳朋友圈的消息后,胡女士馬上和他聯系上了:愿意認養耕牛。她當即用微信轉賬1萬元給林日傳,希望林瑞紅不要賣掉耕牛。

  林日傳感動之余卻沒收下微信轉賬?!芭滤且粫r沖動,做善事也要兩廂情愿,做善事的人和接受善事的人都要舒心,心里不能有疙瘩。”

  2月8日,林日傳去胡女士家串門,胡女士當即拿出現金1萬元交給他,讓其轉交林瑞紅,希望好好養著耕牛。

  林日傳將消息第一時間告訴林瑞紅,與胡女士不曾謀面的林瑞紅立刻給對方寫下收條。他承諾會將牛一直養下去,并在收條上鄭重按下自己的手印。“做人要誠信,胡女士這樣有愛心,我決不能欺騙她,我放了一輩子的牛,對牛是有感情的,只是家里現在太需要錢了?!?/p>

  “我也留戀有炊煙,有耕牛,有親人的故鄉,認養耕牛就是一瞬間做出的決定,非常自然也感覺欣慰。”胡女士在接受錢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成功商人回鄉種地

  在梯田間種起了“鄉愁”

  和其它偏遠山村一樣,如今的方西村其實是一個空心村。除了老人小孩留守村中,青壯年勞動力絕大多數在外打工。

  “打一天工能換一擔稻谷,他們當然要去打工,這個很好理解,只是田地荒蕪太可惜了,村里一直有耕讀傳家的好傳統,這些好傳統離山村漸漸遠去讓我有點傷感,我盡我的能力做點事,為子孫后代多保留一點鄉愁。”林日傳說。

  2014年,林日傳在村里承包下了500畝荒蕪的梯田,他想讓梯田里重新長出水稻。“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我想回到這個中國延續了數千年的農村場景。”

  林日傳在商海里打拼了多年的積蓄大部分投在梯田里。“做農業虧本,尤其是做傳統耕作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產量低更虧本,但是只要經濟還能承受,我就堅持做下去。”

  “農村需要發展,耕牛遍地走,戶戶冒炊煙肯定也不現實,但適當留住一些好的傳統還是很有必要的,我會召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留住農村好的傳統習俗,留住鄉愁。”

  此刻,村里暮色四合,炊煙升起。


標簽:治病;耕牛;父親;認養;女士;牛倌;梯田;鄉愁;朋友;大山責任編輯:錢華良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