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2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莉 縣委報道組 陳傳敏 通訊員 吳強)“我的家鄉在月山,金山銀山最美好……”慶元舉水鄉月山村文化禮堂里,回放著村民自編自唱的歌曲。今年月山村晚總導演、65歲的村民吳美媯,將敲響新春游園會的鑼鼓,搶板凳、做黃粿等年俗活動輪番上演。
美麗的月山村。
“不知不覺間,月山村晚已經走過了38個年頭。”說起村里這些年的變化,舉水鄉鄉長吳華感慨萬分。海拔800米的月山村,風景秀麗,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但一度“藏在深山無人識”。直到近幾年,隨著“月山村晚”影響力不斷擴大,作為全國鄉村春晚發源地的月山村,漸漸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走進如今的月山村,3座古老的廊橋沿溪而建,橋下流水潺潺,游魚嬉戲,橋上民宿成排,桃花盛放。吳美媯一家人經營的“溪岸圖”民宿就在溪邊,去年一年的收入達到30多萬元。2017年,全村共有民宿28家,接待游客12萬余人次,旅游收入近1300萬元。
山村人氣水漲船高,社會資本也不斷涌入。近兩年,月山村攜手浙江之豇種業有限公司等農企,大力發展生態精品農業,先后建成之豇高山蔬菜種植基地、高山水稻基地等生態農業項目,成了全鄉“農旅結合”“文旅結合”發展的樣板村。
吳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7年初啟動的天宸農業公園項目,去年一年收入就已達300萬元,為月山村及周邊黃山、大丘等4個村、共100余名留守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今年,我們計劃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設施,讓村里的產業更興旺、生態更宜居!”對于月山的未來,吳華信心十足。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