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2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段羅君 林云龍)他和他的同事們追風逐雨,是第一個用數據告訴你春天來了的人
氣象觀測員楊煥強:
他的春天,在風卷云舒間
每次換季時,杭城的風向都會變,不同風向的風也會帶來不一樣的氣息。
春節這段時間,杭州的風是什么味道的呢?
在風里,第一個嗅到春天氣息的,或許是他們——“城市體溫的記錄者”氣象觀測員。
杭州國家基準氣候站,位于饅頭山頂。80后氣象觀測員楊煥強是河北人,2006年大學畢業后只身來到杭州,在這座山頂上,已經度過了11個春秋。
他和其他10名氣象觀測員一起,用耐心、細心,24小時堅守在此,觀測氣象萬千,記錄每日風雨,為杭城百姓提供最準確、及時的地面氣象數據。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用數據第一個告訴你春天來了的人。
今年除夕,輪到楊煥強值守饅頭山。
除夕夜的饅頭山頂他值守
●手機上設了5個鬧鐘,準時準確上傳氣象數據
沿著鳳凰山腳路向上走,一路都能感受到老杭州的市井氣息和濃濃的年味。
鳳山新村218號的杭州國家基準氣候站,就位于這座矮墩墩的饅頭山頂,下午2點多,山頂值班室里,楊煥強一人靜靜地坐在電腦前,專注地看著屏幕上的各種數據,手中的筆在地面氣象觀測記錄本上,認真地記錄著。
對氣象觀測員楊煥強和他的同事們來說,24小時守候,是他們日復一日的行程,他們工作的目的,就是確保氣象數據的準確性和連續性。
下午4點45分,楊煥強的手機上的鬧鐘聲,準時響起,他起身快步朝觀測場上走去。
楊煥強的手機上設了5個鬧鐘,“雖然現在大部分觀測數據都可以依靠自動化監測,但還是需要人工質控、按時上傳,地面氣象觀測實行每天24小時連續觀測,其中人工進行08時、11時、14時、17時、20時五次定時觀測并編發報文。”
980平方米的觀測場,作為氣象觀測員的他,在這11個春秋里,不知道來來回回走了多少遍。
楊煥強打開百葉箱,一邊認真查看箱內,一邊給記者“科普”,“溫度表放在百葉箱內,在距離地面1.5米上測出的數據,杭州市區的溫度,是以這個百葉箱里測量的溫度為準。”從百葉箱到雪深儀、雨量計、云高儀、能見度儀、天氣現象儀等等,他都逐一檢查,“我們要確保儀器設備正常、數據上傳正常,這樣才能為老百姓提供準確、及時的天氣信息。”
0和0.0也有區別
●觀測時間到了,就算下刀子也要出去記錄
作為杭州地區唯一的國家基準氣候站,這里的每一項數據,都有自己的使命,不容錯漏。
氣象觀測員的工作,看似每天看看天、記記數字,但內心的壓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0和0.0也是有區別的,就拿降雨量來說,0表示沒有,但0.0是有,只是降雨量很小,小于0.1毫米,就記為0.0毫米。測量時哪怕只有0.1的誤差,都可能影響最終的預報結果。”
正是因為這份嚴謹、苛刻,從事氣象觀測工作的人,都免不了落下個“職業病”——神經衰弱,楊煥強自然也不例外。
“會做噩夢!經常會夢到,儀器找不到了,數據出錯了。”好幾次,休息日凌晨1點多,躺在床上的楊煥強,突然起身,抓起床頭的外套就往門口走,“做夢都以為在值班。”
所以哪怕是春節這樣的時刻,他們也是絲毫不敢放松的。
尤其是面對大雪這樣的惡劣天氣時。
“今年1月底那場大雪的時候,孔哥爬上了測風塔。”楊煥強口中的“孔哥”,是杭州國家基準氣候站副站長孔萬林,今年冬天的一場雪,凍住了測風塔的儀器,為了能準時觀測,他徒手爬上了12米高的測風塔,測風塔上都是精密儀器,凍住的冰塊不能用錘子敲打,只能用手掌焐熱后去除。而“孔哥”其實有“恐高癥”。
類似的突發,幾乎每一個氣象觀測員都會遇到。無論是楊煥強還是“孔哥”,他們都很清楚一點,及時、準確、嚴謹,在氣象觀測員的“字典”里,比什么都重要,錯過了那個點,就意味著相關的實時數據就無法補回來了。“說白了,只要到點了,別說打雷下雨,哪怕外面下刀子都要出去巡視、記錄。”楊煥強說。
他感受到的風都是帶數據的
●春天的氣息有了,真正的春天還要等上1個多月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氣象觀測員的工作還是挺浪漫的,能見到杭城的第一片雪花,能捕捉到夏天的第一道閃電,也能嗅到春天的第一絲氣息……
但其實這份工作的寂寞孤獨也只有他們自己才懂。
獨自值班時,陪伴楊煥強的,除了枯燥的數據外,就是觀測儀器,還好,還能看看天。
只不過,在楊煥強眼里的天空是分層的,他感受到的風都是帶著數據的。
眼下,立春已過,2月19日馬上就迎來雨水節氣。
春節這段時間,杭城真正意義上的春天尚未到來,但處處已是鳥語花香,風里也似乎嗅到了春天的氣息。
“你知道嗎,每次換季時,杭城的風向都會變,不同風向的風也會帶來不一樣的氣息。老百姓心目中的春天可能已經來了,但在氣象學上,入春的標準是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超過10℃,杭州常年的平均入春日期為3月24日。”楊煥強笑著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