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2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周楷華 金燕翔 陶東燁 區委報道組 馬欽華)冬日的嚴寒,擋不住紹興柯橋印染產業的蓬勃發展。日前,當記者步入紹興興明染整有限公司時,總經理鐘建軍意氣風發,信心滿滿。“經過一年多的布局,我們已逐漸走出轉型的陣痛期,做好了接軌國際市場的準備。”鐘建軍告訴記者,今年6月公司就能完成藍標認證,屆時就能取得與全球知名服飾品牌合作的資格。
作為傳統產業大軍中的一員,鐘建軍的信心和底氣來自哪里?當記者將這個問題拋出時,他笑而不語,而是拉著記者走出了辦公室。“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看了你就明白了。”
跟隨著鐘建軍的腳步,記者來到了企業在柯橋印染產業集聚區新建的智能化印染生產加工基地。一臺氣流染色機完成了對白坯布的染色,閃著燈光提醒工人對布匹進行脫水。“我們每匹白坯布上都有條形碼,里面記錄著坯布需要進行加工的工序。員工只需在電腦終端上掃一下對應的條形碼,全流程數字化染色控制系統就能讓機器自動完成加工。”企業生產廠長趙春磊介紹。
在趙春磊的指導下,記者拿著一個條形碼在電腦終端上掃了一下。剛完成操作,一個密閉的鐵桶就從染色機內緩緩出來,沿著安置在車間上方的軌道,移動到了七八米開外的自動脫水機內開始脫水。
“除了‘機器換人’,我們還實現了節能減排。”趙春磊指著電腦終端上不斷更新的生產參數、能耗指標等數據說,這些設備都是節能環保型的,單位能耗很低。“以前,染過布的水一般就不用了。但現在,我們會根據水質情況,對60%至70%的中水進行回用。”
鐘建軍告訴記者,目前,興明染整160名員工完成的產量,在傳統印染企業至少需要800名工人才能完成。而先進設備帶來的生產質量提升,也讓興明染整的盈利模式從低端跑量轉向了高端智造。
興明染整的轉型發展,是柯橋區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17年,該區工業小區整治提升131個、關停退出10個,淘汰落后印染產能7.6億米、落后化纖產能1.3萬噸、落后織造產能1億米。“2018年2月16日前,我區‘退出區’剩余的印染企業全部關停退出。3月1日,全國首個紡織印染領域團體標準——《綠色印染要求通則》將在我區紡織印染企業中推廣實施。”柯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