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環保原創 正文

綠色浙江啟新程

發布時間:2018-01-04 10:06:49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江帆 錢祎

  浙江在線1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江帆 錢祎)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當下,中國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生態文明變革的大時代。

  過去的一年,浙江治水拆違克難攻堅,城鄉環境面貌日新月異;體制改革持續深入,生態文明制度日臻完善;環境之變帶來產業之變,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治水拆違,回應民生關切

  歷經五載春秋,浙江治水拆違已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但對綠色的追求,浙江永不停歇。

  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面對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更高要求,浙江決心拉高標桿,深入推進治水拆違。

  2017年,浙江治水率全國之先,吹響了全面剿滅劣Ⅴ類水的沖鋒號。

  全面剿劣,意味著不僅要消除大江大河的劣Ⅴ類水,還要整治溝渠池塘等劣Ⅴ類小微水體,還水鄉浙江清麗風光,還百姓更好的生活環境。浙江治水人還擲地有聲地宣告:只要有一口池塘整治沒完成,一個縣的剿劣驗收就通不過!

  經過前11個月的全面治理,全省僅剩的58個省控、市控、縣控劣Ⅴ類水質斷面均已銷號;全省排查出的16455個劣Ⅴ類小微水體,已于10月底全部完成驗收銷號;全省大江大河水質總體優良。

  曾幾何時,翻開全省劣Ⅴ類水質斷面分布圖,溫州、臺州區域標著密密麻麻的紅色五角星。五角星,代表的是存在的省控、市控劣Ⅴ類水質斷面。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當下,中國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生態文明變革的大時代。

  過去的一年,浙江治水拆違克難攻堅,城鄉環境面貌日新月異;體制改革持續深入,生態文明制度日臻完善;環境之變帶來產業之變,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2017年,溫州開展明察暗訪17輪次,自查自糾問題2850多個,約談單位(部門)40個,問題整改率達100%,提前完成年度剿劣任務;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群眾滿意度提高3個百分點,成效空前。

  這一年,浙江拆違以人民為中心,打響了城中村改造的攻堅戰。

  紹興越城區,典型的江南水鄉。但則水牌的村民,困守城中村近四十年。隔著一條環北路向南是高樓林立的迪蕩新城,而這里卻要斜著打傘才能穿行。越城區把拆違重點放在城中村改造。一年間,通過拆改快進,共投資190多億元,拆遷300余萬平方米,1萬多戶居民揮別城中村。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17年初,通過摸底調查,全省確定共需改造的城中村1676個,其中2017年要改造848個,合計23.68萬戶、6067萬平方米。2017年11月底,全省已啟動861個,其中740個已完成,合計31.2萬戶、7577萬平方米,是全年任務的132%、125%。

  而今,詩畫江南的碧波清流,日新月異的城鄉面貌,已成為浙江人的自信與驕傲。

  十九大報告提出,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立于新時代的潮頭,浙江治水拆違的生動實踐,正積極回應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改革體制,筑牢生態屏障

  這一年,浙江領導干部肩頭又多了一份責任。

  如今,湖州對領導干部的離任審計,既要審“錢”,還要審“綠”。為官一任,生態家底變動如何,湖州以國家試點為契機,大膽改革生態文明體制,為綠色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當對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保護,成了評價和考核干部的必要條件,那么保護性開發也成了干部首要考慮的問題。

  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GDP。湖州市為此共否決27個總投資達21億元的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2018年,這項制度將在全國推開,促使領導干部當好生態保護的“守門員”。

  這一年,浙江人腳下的土地多了一重守護。

  一條看不見的紅線完成生長,這是我國繼耕地紅線之后,第二條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的紅線——生態保護紅線。2017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全面落實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實施意見》,將這條關乎生態安全的生命線布落于江河湖海、山川平野之上,為浙江的生態環境保護豎起一道牢固屏障。這條紅線的最終目標,是構建起一個科學合理的發展格局,讓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找到平衡點。

  這一年,浙江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蹄疾步穩。

  2017年6月30日,第七個“浙江生態日”之時,省檢察院駐省環境保護廳檢察官辦公室、省高院與省環保廳環境執法與司法協調聯動辦公室正式宣告成立,標志著我省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步入全新階段。2017年12月,浙江啟動首輪省級環保督察,重點督察麗水、衢州兩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讓督察成為環境保護工作的常態。今后,這種自查自糾模式的省級環保督察將每年抽查進行。

  展望未來,我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砥礪前行,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市場化機制、監管體制等“堡壘”將成主攻方向。

  轉變方式,迎來綠色發展

  “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十九大報告,為綠色發展賦予了新內涵,也為美麗浙江建設指明了新方向。

  龍泉,浙江省的重要生態屏障。2017年,龍泉全面向低小散竹木制品產業開刀,對查實的17家未辦理環評手續或存在污染問題的竹木制品加工企業,依法依規開展頂格處罰;在“三改一拆”范圍內的企業堅決拆除;對部分無法獲得環保審批及驗收企業下達“逐客令”。同時,逐步推動園區企業和竹木制品加工產業的轉型升級改造,讓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攜手并進。

  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處,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如何實現雙贏,答案在實踐中日趨清晰。

  杭州經濟開發區,作為浙江省最早成立的國家級開發區之一,較早面臨由單一工業園區向產城融合發展的困境。2017年,開發區從居民投訴最多的廢氣擾民問題入手,要求橡膠企業提標改造、轉移產能雙管齊下,制定改造技術“路線圖”和“時間表”,啟動廢氣治理和生產工藝改造,制定產能轉移計劃,有序關停搬遷。企業在倒逼下加快轉型,居民生活環境也得到改善。

  摒棄陳舊發展方式,綠色理念在浙江播種開花。

  最近,金華市環保局收到群眾的一封表揚信,某公司員工就其舉報的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點贊環保工作效率。在浙江,呵護生態環境已成為一件全民動員、全員關注的大事。越來越多的人注重低碳環保、踐行綠色出行,與環保部門聯手捍衛碧水藍天。

  15分鐘,這是嘉善“環保天地圖”發現異常到問題解決的速度,也是浙江環保治理效力的縮影。從腳下的土地到頭頂的天空,浙江正建立起“天上無人機、地上攝像機、面上智能機”的立體化監管網,改變傳統的環保監察模式,提升執法的速度和效率。

  2017年1月至11月,全省環保部門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8331件,罰款7.67億元,移送公安案件1141件,行政拘留671人,刑事拘留1027人,被譽為最嚴環境執法省份。

  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美麗浙江,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浙江人矢志不渝,不斷開啟綠色發展新征程,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標簽:生態文明;民生;關切;治水;經濟社會責任編輯:朱斌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