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許斌)2017年12月9日,陽光明媚,千年古街臨海市紫陽街游人如織。筆者站在臺州府城墻上俯瞰整個臨海歷史城區,一幢幢設計精巧的新改造民居沿街兩側密密排布,一派新氣象。
小青瓦、高臺門、穿斗枋,墻角數枝小梅,屋前青石板鋪地,河邊楊柳依依。午后閑暇時光,行走在新改造的歷史城區小巷中,感受著別樣的江南風光。記者在走訪途中遇到了原先家住城中村南門社區三撫基33號的王偉,他從小在這長大,在這生活了30多年。王偉告訴記者,曾經的老房子潮濕陰暗,木樓板破舊不堪,一踩上去就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一出門就是遮天蔽日的“蜘蛛網”和窄到只能通過一輛三輪車的巷道,房屋外立面破敗不堪。
2016年,臨海古城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王偉的老房子被列入征收范圍。王偉肢體二級殘疾且患有尿毒癥,要經常去醫院看病,最擔心的就是安置房沒有電梯。為了讓王偉沒有后顧之憂,征遷組和當地政府通過協調,在位于臨海市中心的金馬假日大樓為他騰出了一套鄰近電梯的套房,方便上下樓。如今,王偉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大套間,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是沒有這次創5A城區改造規劃,我兒子肯定還住在那套破舊的矮房子里,能住上這么高大寬敞的好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王偉母親陳美萍高興地說。
同樣,王偉住在歷史城區的街坊鄰居們,也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新生活,這是他們曾經無法想象的。“過去,出門是千年古城墻,走幾步就能望見風光秀麗的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靈江,居住的卻是環境臟亂差、‘蜘蛛網’密布、納污管道未接入的城中村。”在古城街道辦事處主任鄭海敏眼里,這座曾被當地百姓稱為“景區中的棚戶區”如今已“鳳凰涅槃”。
鄭海敏說,臨海歷史城區改造分兩期,一期141戶房屋征收改造自2015年底啟動,2017年初完成拆遷改造。自2016年以94.3分的高分成功取得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入場券”,臨海歷史城區創5A二期征收項目于2016年底正式啟動,共涉及208戶住戶和11家單位。截至目前,拆遷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
臺州市“三改一拆”辦公室副主任林自國說,“三改一拆”這項工作進入第五年,出成果、出效益應該是當前的主旋律。臺州“三改一拆”工作將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進一步加大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力度和投入,提升以民生公建項目為主的拆后土地利用率,加快以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小微園區建設,深入推進“無違建縣”創建,盡力打造山海水城臺州大花園,以滿足臺州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 延伸閱讀
拆違完成目標任務170%
起源于2013年的“三改一拆”工作是正在持續推進的一場深刻變革。2017年1月至11月,全省累計拆除違法建筑2.56億平方米,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70%;累計進行“三改”4.24億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12%。全省拆違涉及土地27.51萬畝,“三改”涉及土地30.57萬畝,城中村、舊住宅區改造受益群眾戶數211萬戶。
2017年,我省下發了“四邊三化”“雙百”(100條精品示范路、100個最美入城口)創建實施方案,明確了創建標準、創建要求、創建步驟。截至11月,全省完成省級重點問題整治2030個,完成率98.4%;完成自查自糾問題28149個,完成率100%;累計完成藍色屋面整治1.74億平方米,完成率100%。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