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環保一線 聽“綠水青山守望者”講述“環境的那些事兒”
浙江在線6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秋杰)我們看到的權威環境監測數據是怎么產生的?規范的河水取樣流程又是什么樣的?我們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都去了哪兒?今天,20戶環保小衛士家庭,帶著對環保一線工作的好奇與探索,走進余杭區環境監測站聽“綠水青山守望者”講述有關“環境”的“那些事兒”。
跟著水樣去“旅行”
余杭區環境監測站的實驗室探秘之旅
余杭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當老師,爸爸媽媽是同學,在充滿科學儀器和水體樣本的實驗室間穿梭,一次特別的環境科學課程開始了。
現場游戲互動環節,環保小衛士們熱情高漲
在一堂簡單的環保科普交流課程過后,帶著對環境監測工作的初步認知,環保小衛士家庭參觀了樣品室、滴定實驗室、氨氮室、pH分析室等理化實驗室。
環保小衛士們參觀樣品室
“這個樣品室可以說是一切的起點了,我們實地采集的水樣在這里存放,所有的實驗都是從這里開始的。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面前比較清澈的水樣都是我們余杭區的地表水水樣,那邊架子上看起來顏色較深的大多是企業排放的廢水樣本。”余杭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介紹說,“實驗人員會根據采樣單上的信息到這里取樣,再去不同的實驗室中進行檢測。所有的樣品將會保留兩個星期,以便能隨時取樣測試。”
在氨氮室中,余杭區環境監測站副站長何羽為環保小衛士家庭展示了一個簡單的氨氮測試小實驗:“大家看我手里三個試管中的水樣均為無色透明,但加了顯色劑以后,它們的顏色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氨氮濃度越高,水樣就會在顯色劑的作用下變得越黃,說明水體富營養化的程度越高。”何羽向大家講解道,而水體的富營養化大部分源自生活污水和養殖廢水的排放。
環保小衛士們使用顯微鏡觀察水中藻類
隨后,環保小衛士們還第一次嘗試使用顯微鏡觀察水中藻類。“我看到了,這個藻類長得方方的,還一直在動!”離開觀察臺,環保小衛士紛紛和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的“科研收獲”。
何羽告訴環保小衛士:“這些是硅藻,今年苕溪里硅藻比較多,它們有很厚的細胞壁,所以很容易被觀察到。”
認識神奇的水質自動監測設備
上塘河邊嘗試水樣采集
在上塘河邊,環保小衛士們見識到了水質自動監測設備——外表看起來像個“小房子”,里面其實別有洞天:“這里的水質監測每4小時進行一次,主要提供氨氮濃度、總磷濃度和高錳酸鹽指數等數據,水質自動監測數據會實時遠程傳輸到平臺系統中供后臺工作人員分析。一旦發現問題,工作人員就能立刻到達現場,手動取樣做進一步確認。”余杭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介紹說。
神奇的水樣自動監測設備
隨后,環保小衛士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采集水樣,測量水中的溶解氧濃度。
嘗試實地采集水樣
環保小衛士共同合作,完成水樣溶解氧數據現場測試
環保小衛士凌邵思涵告訴記者:“今天上課時老師說過,因為水樣采集上來以后里面的氧氣會跑掉,所以一定要第一時間測量其中的溶解氧濃度。今天的參觀活動我收獲了很多,我不僅學到了很多課本中沒有的環保知識,為我之后的學習提前做了預習,而且還豐富了我的課外實踐,增長了環保知識。”
合影:和爸爸媽媽開啟特殊的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探秘之旅
余杭區環境監測站環境教育基地作為余杭區第一批綠色教育基地,自2006年成立以來接待了許多的市民,何羽告訴記者:“本周二是‘世界環境日’,我們也是以此為背景,利用周末孩子們休息的時間開放監測站的實驗室,讓家長和孩子了解環境科學知識和環保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隨著科技的發展,環境監測工作方法和設備均有了提升,對孩子們來說初次接觸一些大型儀器、實驗操作,包括實地水樣采集等,應該還是很有趣的,也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何羽也表示,希望更多的市民帶著孩子走進環境監測站,了解環境監測工作,學習并傳遞環保知識理念。
新聞鏈接:
余杭區環境監測站成立于1981年3月,是浙江省重點監測站。余杭區環境監測站環境教育基地是余杭區第一批綠色教育基地,內設中心分析室、外場監測室、自動室、技術室和綜合室5個科室。
去年,環保部(現生態環境部)、住建部聯合公布了第一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名單,余杭區環境監測站是全國唯一一家上榜的縣級環境監測站,也是浙江僅有的兩家入選監測站之一。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綠色學校
小衛士活動
- 求是之江二小“草原中隊”假日活動:爭做民族團結的少年先鋒
- 京都幼托園家庭節舉行《繪玩 環保——玩具咚咚啪》活動
- 杭州這群伢兒過了個“垃圾分類主題假期”
- 速報!第四屆浙江省生態音樂節環保嘉年華邀你參加!
- 走讀“美麗鄉村” 浙江環保小衛士探尋綠色魅力 攜手傳播正能量
- 我是亞運小主人 垃圾分類我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