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近年來,衢江區以高標準謀劃、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立足實際并開拓創新,創立了“三次四分法”,提高資源化利用率,建立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理工作體系,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農村生活垃圾由2017年的88268.8噸減少到2021年的47660.38噸,實現垃圾減量40608.42噸,減量率達46%,資源化利用率100%,無害化利用率100%。
“現在不用挨家挨戶去檢查了,自從有了IOT(物聯網)溯源智能垃圾分類技術,誰垃圾分類不正確都能第一時間收到信息,我們的垃圾分類督查更加精準到戶了。”近日,蓮花鄉村國際未來社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江大姐正在通過數字化技術督促村民進行垃圾分類。
為推動農村垃圾減量和資源化利用,衢江區開展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第三方運維模式。在明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的同時,建立一個由第三方實施主體——一清環境實施的從前端村民宣教、中端分類收運到末端資源化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閉環體系,形成“一把掃帚掃到底”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機制。
這是衢江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全域收運處置體系的一個生動實踐。
堅持黨建統領
建立健全“黨建統領+基層治理+垃圾革命”的垃圾分類衢江實踐,充分發揮“黨建統領、網格治理”的作用,將全區劃為769個全科網格,由3815名網格員管理,建立以行政村為單位,以聯系領導及駐村干部為網格指導員、村主職干部為網格長、其他村兩委干部為網格員的工作小組,結合保潔員“全域覆蓋、包干到戶”的特點,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網格每日工作的重點任務,實現責任到戶到人、管理到邊到角,如果說衢江區是一張網,那么這些網格員就是這張網上的一個個節點,把全區13.41萬戶農民緊密聯系在一起。農戶源頭分類正確率已由不足30%提升至85%以上。
強化督查考核
明確“區級指導考評、鄉鎮責任主體、村級監督協調、農戶積極參與”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理體系,落實好“定期協調、雙月督查、年度考評”的工作機制。不定時開展明查、暗訪,以大督查促大整改,以大整改促大提升。扎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對鄉鎮和第三方公司實行雙月督查考核排名和年度考核,結果作為績效評價依據,與鄉鎮年度考核、第三方運維經費相掛鉤,提高財政資金的績效。
堅持常態長效、突出精細管理
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農村公廁長效運行等長效管理制度,明確農村人居環境設施運行管理責任,完善管護標準和規范,探索推廣農村生活垃圾第三方市場化運維管理模式,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管理精細化、專業化水平。建立“財政補助、鄉鎮自籌、村集體補貼、社會資本參與”的農村人居環境經費保障制度,確保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理到位。立足于衢江實際,重點以五年大提升、大促進為目標,編制了一套具有實用性、適用性和前瞻性的衢江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專項規劃。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提出衢江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戰略,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建設融入未來鄉村、共同富裕、數字化改革等重點領域,并對此作出系統戰略規劃部署。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