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區緊盯垃圾分類工作各環節,以全域垃圾分類“撤桶并點、兩定四分”模式為具體抓手,精準繪制全域推進、全息監管、全網融合三張圖,促進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提質增效,連續兩年獲評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優秀單位。截至目前,全區共建設垃圾分類亭1192個,運行1185個,建設量和運行數均為全市第一,物業小區、無物業小區100%實施“撤桶并點”,易腐垃圾100%分類收運,創建4個省級垃圾分類示范片區、57個省級高標準示范小區。
高站位、聚合力,繪制“全域推進圖”
明確“全盤考慮、全域推行、全面覆蓋”工作目標,制定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作進度,系統化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同時,整合垃圾處理設備資源,及時更新易腐垃圾運轉車輛建成投運大型垃圾分揀中心,提高建筑、裝修、園林等垃圾處置能力。目前,共改造現有垃圾運輸車127輛,購置85輛垃圾分類清運車輛,智慧垃圾分類亭內垃圾運離耗時從2小時縮短至1小時,垃圾日處理量達600噸以上。
建平臺、嚴執法,繪制“全息監管圖”
建設垃圾分類數字化監管平臺,匯總垃圾分類亭監控和數據信息,通過智能抓拍分類不準、誤時投放、亂扔垃圾等行為實時監控取證,形成證據鏈。建立協同作戰機制,加強“城管+村社+物業”三方聯動,從外賣單、快遞單溯源垃圾亂扔違法行為,每日匯總上報垃圾分類證據移交表,曝光居民不分類、亂投放被處罰的行為。同時,依托大綜合一體化改革,壓實執法中隊責任,各執法中隊開展辦案比拼。2022年以來,共辦理垃圾分類相關執法案件案件數量1833起,罰款金額158245元,均居全市第一。
通全鏈、融兩網,繪制“全網融合圖”
以“投收運處”全鏈省時、節能、降耗為目標,集成分析智慧垃圾分類亭點位分布情況,形成最優運輸路線,并實施垃圾中轉站新改建工程,促進“分類亭—運輸車—中轉站—處理廠”等環節高效整合銜接。目前,共新改建垃圾中轉站8座,設置易腐垃圾收運線路49條,非物業小區其他垃圾收運線路42條,廚余垃圾日運輸量80噸/天,其他垃圾日運輸量725噸/天。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