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更有味道 德清高橋村舉辦首屆年“高”文化節
/
浙江在線1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夏天 王鈺涵)“過了臘八就是年”,剛剛落幕的德清縣禹越鎮高橋村首屆年“高”文化節拉開的新春的序曲,派發臘八粥、制作“年糕宴”,活動現場鑼鼓聲聲,笑聲陣陣。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有步步高升之意,是德清人家家戶戶過年必備年貨之一。位于德清縣禹越鎮東部的水鄉高橋,更是有制作年糕的傳統習俗。
高橋村黨總支書記王小榮告訴記者,“‘年’高文化節”,“年”取意于新年,“高”取意于年糕的諧音,又代表高橋村的“高”,合起來寓意著“年年高”。
現場制作“年糕宴”的環節,更吸引了大家駐足觀看,打粉、揉面、燒柴……熱氣騰騰的米粉被倒入石臼后,周邊的村民躍躍欲試,感受用木槌擊打年糕的樂趣,空氣中逐漸飄滿了大米的香味,米粉也隨之變成了熱乎乎的年糕團。負責打年糕的沈大爺告訴記者:“今天要打完300多斤的米粉。”
近年來,手工打年糕越來越少,吃慣了“機器年糕”的年輕人也許都沒見過這樣的熱鬧場面。“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讓人們在活動中找回新年的喜慶,再通過 ‘年糕宴’所賦予的美好喻意,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中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也希望能借此推廣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年糕文化。”
這兩年,高橋村在繁榮鄉村文化上下足了功夫,以農村文化禮堂為載體,積極開展豐富的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在當天的文化節上,村里新建起的文化禮堂迎來了第一場演出,現場還開展了寫春聯、送春聯活動,老老少少的村民們齊聚一堂,節日氣氛濃郁。“村里有了嶄新的文化禮堂后,健身房、舞蹈室、影院廳、書屋等全都配齊了,今后還會陸續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讓村民們在文化禮堂中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王小榮說。
禹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橋村正在通過開展“年‘高’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將傳統民俗文化,融入到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在改變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提升道德素養的同時,推動傳統文化建設、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不斷煥發出東部水鄉的新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