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6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文文 王世琪)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浙江——6月3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下稱“國合會”)2019年會在杭州開幕。
“我希望浙江的綠色發展理念能傳播至世界各個角落!”曾見證浙江“千萬工程”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的聯合國原副秘書長索爾海姆,以國合會副主席的身份,大力推薦“生態文明的浙江樣本”。
這是嘉賓云集的盛會,這是綠色發展的禮贊——
從浙江啟動生態省建設開始,浙江的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就多次在國合會上進行交流傳播。猶如一扇窗,浙江向世界昭示了中國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的決心。
浙江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值得全球分享。就在2013年,浙江的重污染天數曾達174天次,6年后,一季度全省設區市和縣級城市重度污染天數為零。與此同時,超過6000公里的垃圾河被消滅,全?、耦愔立箢愃|省控斷面比例從42.9%升至84.6%,可以游泳的河重回身邊。城區綠化覆蓋率超40%,相當于每個城里人擁有20平方米的公園綠地,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正徐徐展現。
“將昔日污染嚴重的黑臭河流改造得潺潺流水清可見底,這一成功的生態恢復項目表明,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行,將產生變革性力量?!边@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地球衛士獎”頒獎時對“千萬工程”的評價。
浙江農村,在“千萬工程”指引下實現了鄉村蛻變——
安吉魯家村,7年前還是個臟亂差的落后村、薄弱村,如今一躍成為全國的樣板村。原來成片的拋荒地上,建起了游客中心、生態湖,還有了18個名聲在外的家庭農場。紹興棠棣村,無地不種花、無人不賣花,從落后小山村成為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6年時間,嘉興竹林村這個昔日的“華東第一養豬村”借力鄉村旅游實現完美蝶變,3A級景區已初現規?!?/p>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天藍地綠水凈的浙江,成為現實生活寫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改變了浙江,改變了全國,成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從2002年提出建設“綠色浙江”開始,浙江開啟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先試的歷程。今天的浙江,生態優勢已經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動力”。
“省長村長,都是河長。”全國首創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保障全省所有河道每天有人巡有人管。浙江的6.2萬名河長,連同無數的民間河長一起,譜寫了一曲全民治水的贊歌。
率先在全國建立生態功能區縣市環境年金制度,實施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保護管理考核,建立了覆蓋所有水系源頭地區的生態補償制度。
對麗水、衢州兩市和淳安等26個縣,不再考核GDP。湖州的領導干部離任,除了算經濟賬,還要再多算一筆“自然資源賬”。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浙江,讓生態優勢變成了環境優勢,環境優勢繼而變成了發展優勢。
僅僅在德清,已建成并開業的“洋家樂”就有150多家,投資者來自南非、法國、英國10多個國家,2018年全縣鄉村旅游接待游客766.8萬人次,實現直接營業收入29億元。
在浦江,從嚴重污染的“牛奶河”,到水體重新干凈清澈、產業升級發展的歷程,令去過浦江考察的索爾海姆驚嘆?,F在的浦江,電商、半導體裝備、高端民宿等新產業紅紅火火。
從美麗生態,到美麗經濟,再到美麗生活。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浙江鄉村創業,看到了美麗經濟的巨大潛力;越來越多的鄉親們參與到村子未來的規劃,因為“這里每一塊石頭都和自己的生命有關”。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振聾發聵。從浙江實踐中萌發并不斷發展豐富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跨越山海,推動中國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來中國的模樣,甚至是未來世界的模樣?!彼鳡柡D愤@樣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