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2019世界環境日 > 2019新聞中心 正文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9年會六大主題論壇昨天舉行

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生態更和諧

發布時間:2019-06-03 13:00:10 來源:杭州日報 記者 史潔 熊艷 柯靜 柴悅穎 劉園園 葛曉路 攝影 李忠

  藍天白云、碧水青山,清風縷縷,繁星點點,是全世界人們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期盼。

  6月2日至6月5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下簡稱“國合會”)2019年會在杭州舉辦。包括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官員、國合會成員、國家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國內外約650名嘉賓來杭參會。昨天下午,2019年會的六大主題論壇同步進行,各國專家學者展開交流,共同探討綠色發展之路。

  在昨天的主題論壇上,環保方面的世界級大咖各抒己見,頭腦風暴十分精彩。中國的“生態文明”理念被國際專家評價稱“就像音樂一樣美妙”。杭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打造美麗中國樣本的生動實踐也獲得國際專家的贊譽。

  昨天,杭州市政府和菜鳥網絡、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啟動綠色物流城市建設,發布“綠動全城,源頭減塑”倡議,號召全社會行動起來,推廣環保包裝,推進垃圾分類、紙塑分離,加大快遞紙箱回收和循環利用,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主題論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十四五”綠色轉型

  保護力度不減 技術革命將有力推動轉型

  論壇上,作為舉辦地東道主,浙江省副省長彭佳學介紹了浙江在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推動浙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探索。他說,國合會年會在浙江召開,既是對浙江生態文明建設的鼓勵,也是一種鞭策。浙江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理論的發源地,浙江一直堅持生態環境一張藍圖繪到底,牢記“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一囑托,在浙江,循環經濟、數字經濟、生態農業等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優美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浙江的金名片,已經初步形成“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態勢。

  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此后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階段。2021至2025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期。在中國即將啟動“十四五”規劃編制之前,國合會今年研究中國“十四五”綠色轉型問題,非常及時和有意義。

  “十四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將面臨哪些壓力和挑戰?專家們認為,我國生態環境壓力仍然處于高位,必須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減,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統籌開展大氣環境治理與應對氣候變化,要完善國家生態環境規劃體系,強化區域統籌,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粵港澳美麗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等區域戰略。

  在論壇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陸軍以“‘十四五’中國生態環境形勢”為題發言。他認為,“十四五”時期,技術革命將有力推動產業升級與發展轉型,為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利契機。

  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主任任勇也表示,“十四五”前,我國的產業污染壓力正在走出高峰平臺期,生活性污染壓力還在上升。常規污染與氣候變化相互影響等情況,要給予足夠的關注。

  國合會委員、德國聯邦環保署署長克勞茨貝格爾介紹了德國產業綠色增長的經驗。她認為,中國要實現綠色轉型必須要有前瞻性的布局,可以通過增加第三方機構的話語權,將企業與政府連接起來,同時要特別注重環境技術方面的創新,培育更有附加值的產業。經合組織(OECD)環境總司司長萊西也強調,在綠色轉型中,新技術的投資尤為重要。

  主題論壇——藍色經濟與全球海洋治理

  杭州發起“綠動全城”倡議 共建綠色物流城市

  海洋是支撐全球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也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預計2030年,全球海洋經濟總增加值將達到3萬億美元。隨著海洋高科技的迅猛發展,人類對于海洋資源的過度利用、海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正在威脅著整個海洋生態系統。

  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紀蘭提到,研究發現,海洋中的微塑料濃度較高,3%的幼魚正在吞食微塑料,我們的下一代或將受此影響。如今,全球多國提出“限塑令”,中國也是其中之一。

  作為中國省會城市中首個“國家生態市”及電商之都,杭州有一個美麗的新名字:綠色物流城市。在昨天的論壇上,杭州市政府和菜鳥網絡、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啟動綠色物流城市建設,發布“綠動全城,源頭減塑”倡議,號召全社會行動起來,推廣環保包裝,推進垃圾分類、紙塑分離,加大快遞紙箱回收和循環利用力度,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作為誕生在杭州這片熱土上的企業,我們希望能夠與各界一道,共同為守護杭州的青山綠水貢獻綿薄之力。”菜鳥網絡總裁萬霖表示,菜鳥將繼續通過技術研發和模式創新,助力整個物流行業綠色升級。

  作為中國綠色物流的倡導者和引領者,菜鳥在2016年率先發起中國最大的物流環保行動,并在綠色物流城市建設上積累了實踐經驗。5月28日,菜鳥聯合主要快遞公司在杭州共同成立“綠色快遞日”,標志著中國綠色物流取得顯著進展。

  通過向全行業推廣電子面單、裝箱算法、智能路徑規劃等技術,菜鳥打造了綠色物流基礎設施。其中,裝箱算法平均減少了15%的包材使用,電子面單已累計使用在800多億個包裹上,相當于節省了3000多億張紙。

  在杭州建設綠色物流城市,被視為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不僅有阿里巴巴和菜鳥,距離中國民營快遞之鄉桐廬也不遠,是智能物流骨干網的重要樞紐城市,諸多技術升級和模式創新在此率先落地,無人機、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日趨普及。

  萬霖表示,菜鳥綠色行動“回箱計劃”,已經在浙江省超過半數的高校設立綠色回收箱,大部分位于杭州。圓通在杭州啟用超級機器人分撥中心,申通在杭州試點環保集包袋,大幅減少一次性塑料編織袋使用。日前,浙江省綠色物流發展指數也在杭州發布。

  “我們非常樂見和支持這樣的多元合作。”杭州市副市長胡偉表示,在杭州共同推動綠色物流發展,是一件非常具有意義的事情。希望更多的城市參與和加入進來,從源頭開展電商和物流領域的綠色包裝、綠色回收,減少包裝廢棄物污染,引導公眾參與環保的熱情和行動,共同推動綠色物流的健康發展。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兼秘書長徐光也希望,“有更多城市參與到綠色物流城市的建設中來”。

  主題論壇——“一帶一路”倡議與綠色城鎮化

  “綠色杭州”獲國際專家盛贊

  “‘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是合作促進發展,發展合作應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城市則是‘一帶一路’的主要載體和重要平臺?!薄啊粠б宦贰铝τ趤啔W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沿線國家的綠色發展需要進行卓有成效的積極對話及政策研究。”

  主題論壇上,來自“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世界資源研究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機構的二十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圍繞議題進行了精彩的觀點分享與思想碰撞。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以及‘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成立,為助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踐綠色城鎮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笔澜缱匀槐Wo聯盟亞洲區辦公室主任卡布拉基用斯里蘭卡等多位嘉賓,通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效實踐綠色發展的案例,指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城市綠色發展是具有全球意義的優先事項,“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城鎮化帶來重要的綠色發展機遇。

  “十多年來,杭州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按照‘八八戰略’的要求,提出‘環境立市’戰略,堅持走生態優先、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之路。堅持發展軌道交通、公共汽車、出租車、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車‘五位一體’的大公交體系。目前擁有新能源汽車13萬余輛,主城區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占比達98.5%;構建了全球最大的城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擁有最多的服務站點、服務車輛、服務量,累計服務超過9.5億人次;建成了每平方公里1.51公里長的城市綠道,超過70%的市民出門5分鐘就能進入綠道?!焙贾菔懈笔虚L胡偉向與會來賓介紹了杭州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打造“美麗杭州”和美麗中國樣本的生動實踐。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咨詢委員會委員、世界資源研究所總裁斯蒂爾更是不吝贊美地表示:“杭州多年來積極實踐綠色發展之道,使得杭州成為一座令人向往的幸福之城,這也正是‘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所要實現的目標?!?/p>

  主題論壇——卡托維茲后的全球氣候治理

  為世界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2018年卡托維茲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提振了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但氣候變化仍然是一個緊迫嚴峻的全球挑戰,需要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來全面、有效、持續地落實《巴黎協定》。

  昨日的主題論壇上,聚焦了全球該領域的專家學者,就氣候治理良方,暢所欲言。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世界氣候治理,貢獻著“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在論壇致辭中,國合會副主席、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談道: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堅定推動各項生態保護,在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能效、建設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等領域,一直在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低碳發展道路。

  國合會委員、瑞典前副首相兼氣候與環境大臣羅姆松認為,在應對氣候變化中,通過合作和對話,與會專家可以找到一把鑰匙,將《巴黎協定》成果進一步推進。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角色日益重要,中國有著很好的榜樣作用,給各國提供成功案例,建立一個符合未來繁榮發展軌道的經濟體。

  當下,中國積極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未來將繼續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落實減排承諾。

  此外,在該論壇上,與會專家就應對氣候變化的創新技術、制度和政策,探討了各自領域的成功經驗,快速務實的氣候行動解決方案。

  作為新發展理念,我國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特征,研究探討“高質量發展”內涵下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落實到社會經濟的結構性變化。另一方面,利用中國當前機構改革所帶來的機遇,我國建立起高效的部門協調機制,統籌協調應對氣候變化的規劃、目標及各項行動。

  主題論壇——全球環境治理與工商業最佳實踐

  各國企業展示“變廢為寶”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仍然是環境問題。主題論壇中,各國與會嘉賓對企業如何打造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進行了探討,并且獻言獻策。

  會議指出,面對巨大的環境挑戰,企業不僅要有盈利能力,更要積極承擔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發揮突出作用,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國合會委員,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總裁王天義說,“無廢生活”已成為世界越來越多國家和城市在廢物管理和綠色發展過程中追求的至高境界。光大集團正在進軍國內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領域,旨在提供服務全國的再生資源管理平臺,打造垃圾分類資源利用的完整產業鏈。

  BP中國區商務協同與發展總監梁一松說,以汽油為主業的BP目前正處于低碳轉型的過程之中,提出到2025年,BP生產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保持在2015年的水平。

  國合會委員,西班牙盈迪德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佩納說,面料回收是時尚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柱之一。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開發一種經濟可行的技術,重新將舊衣服中的纖維進行二次利用。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可持續發展、亞太區資深經理凱思德說,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是全球性石化公司之一,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當前正在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項目,從源頭上減少污染,并且變廢為寶,實現可持續發展。

  威立雅中國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黃曉軍說,應對塑料污染,是一項世界性的挑戰。今年年初,威立雅與近30家塑料消費品價值鏈上的跨國公司在倫敦聯合成立“終結塑料垃圾聯盟”。該聯盟旨在幫助消除環境中的塑料廢物,特別是海洋中的塑料廢物。

  國合會委員,溢達集團董事長楊敏德女士最后總結指出,新時代應對新挑戰,為加快實現轉型發展,打造可持續經濟,需要政府、工商業與社會的共同努力,實現包容性發展,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主題論壇——生物多樣性保護2050全球愿景

  專家們為中國的綠色創新理念鼓掌

  生物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指地球上各種各樣的生命及其多種自然形式,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干事蘭博蒂尼在《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中預測,與20世紀70年代相比,到2020年,我們將失去全球三分之二的野生生物種群。我們迫切需要達成人與自然和諧新政,扭轉生物多樣性下降的同時,為人類福祉而保護和修復自然,“我們需要全球領軍人物?!碧m博蒂尼說。

  中國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體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靶璨扇∏袑嵭袆樱晟葡嚓P法律法規,為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智慧?!弊罡呷嗣駲z察院第八檢察廳副廳長王莉從檢察公益訴訟的視角探索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政策與法律體系的關系。大自然保護協會亞太地區總干事郝德認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保護自然對經濟發展是很重要的,我們需要榜樣和模型。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植樹造林方面的領導者,其相關經驗值得探索和借鑒。

  “在中國,一部手機就能足不出戶:點外賣、買東西、社交活動……既然網絡能鏈接一切,為什么不能鏈接大自然?”來自支付寶螞蟻金服社會責任部負責人李珊分享了“螞蟻森林”的故事:“三年前支付寶端建立了螞蟻森林互聯網公益平臺,網民可以通過步行、公共交通出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行為來兌換綠色能量,一定綠色能量就能兌換一棵真的樹;三年里中國有5億多人參與活動,三年里我們在荒漠種植了一億多棵真樹,讓沙漠變成綠洲……”在座專家紛紛熱烈鼓掌為中國的創新理念點贊。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走向生態文明的必經之路。加拿大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高級顧問、原院長、國合會原外方首席顧問漢森作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頂層設計,貢獻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旨發言。他說,改變生物的多樣性需要重塑全球公民對它的認知,我是一個生態學家,我覺得中國的“生態文明”理念就像音樂一樣美妙。

  全球環境基金首席執行官兼主席石井菜穗子說,中國大力推行綠色發展理念,政府和人民一直在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努力,全世界都希望中國能好好實施下去并取得成果,因為這對其他國家有重要參考意義。

  據悉,2020年將在我國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會上將討論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框架,事關人類能否在2030年之前及時扭轉自然喪失的趨勢,也事關能否達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2050年愿景。


標簽: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化責任編輯:仲瑤卿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