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浙江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氣污染防治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策部署,以“兩山”理論為引領,以還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為目標,大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四輪“811”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大氣主要污染物減排、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整治行動相繼實施,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在“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杭州)主場活動”即將到來之際,浙江在線記者深入基層,通過走、訪、看等形式,挖掘、探索全省各地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
浙江在線5月3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季建榮)率先實現省級“清新空氣示范區”全域覆蓋,空氣質量持續保持全省第一、排名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第三,2018年度PM2.5平均濃度為22微克每立方米——在海島舟山,優質的空氣不僅“受益”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更因舟山人為守護“海島藍”而不斷創新、積極進取的堅持和的執著。
舟山“海島藍”
顛覆傳統 “綠色修船”全球領先
船舶修造行業一直是舟山傳統支柱行業,在為船舶“美顏去疾”的同時,傳統修船技術產生的粉塵、廢氣污染一直是這個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綠色修船”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坐落舟山馬峙島的舟山萬邦永躍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自2012年以來,先后投入上億元資金與國外行業頂級企業聯手研發綠色修船環保設備,經過幾年的不斷試驗修改,研發引進了船底清洗除銹機器人、艙室空間作業蜘蛛臂、自吸式除銹工作頭等先進修船技術、裝備,利用超高壓水射流除銹代替傳統干式噴砂作業,全面采用“綠色修船”技術,做到了塢內船體外板除銹100%采用超高壓水除銹工藝,產生的廢水通過真空回收系統回收處理,一年減少礦砂使用2萬噸,結束了以往船塢內粉塵彌漫的歷史。
舟山萬邦永躍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船舶維修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行波告訴記者,按照以前傳統的除銹工藝,兩個人1小時除銹面積只有8㎡,而用自己研發的設備一個人1小時就能清除25㎡,效率大大提高,而且還節約了人力成本。
“萬邦永躍”自主研發的高壓水除銹技術
同時,該企業還自主研發了船體噴漆漆霧回收裝置,使油漆在噴涂過程中無組織排放吸收率達80%以上,每年收集油漆廢氣600噸以上,大大提升了VOCs治理水平,這套技術不僅國內獨有,甚至全球領先。
舟山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舟山市以“萬邦永躍公司”為樣板,先后出臺了《全市規模以下“低散亂”修船企業整治提升方案》《推進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等文件,提出到2020年,舟山船舶工業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環境友好、高質量發展的船舶工業體系。
涅槃重生 實現環保、經濟雙贏
倚海而居,靠海為生。在舟山,漁業產業遍地開花,魚粉就是該產業終端之一。
彼時,坐落在展茅工業園區內的“豐宇”等7家魚粉企業,由于生產工藝落后、環保設施不完善等原因,生產產生的腥臭味讓本島居民苦不堪言,環保投訴不斷。
“全封閉”魚粉生產車間
因為廢氣污染問題,這7家企業一度走到了“棄”與“留”的關口。最終,在舟山市生態環境局普陀分局等部門合力推動下,以“豐宇”為首的7家魚粉企業走上了整治提升的道路,并通過吸收整合成立浙江豐宇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宇公司”)。
按要求,豐宇公司對魚粉生產線進行重新建造、升級,并對污染物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其中設備密閉、廢氣、廢水、固廢等環保設施投入就達1億元以上。
“現在我們公司腥臭廢氣經‘空氣冷凝’等四級工藝處理后,再通過25米高排氣筒排放,廠區周邊腥臭味明顯下降,企業每年減排二氧化硫、三甲胺等廢氣達到140噸以上。”豐宇公司環保顧問張嘉迪說道。
舟山市生態環境局普陀分局袁啟宏也向記者證實,提升后的豐宇公司至今基本沒有廢氣方面的信訪投訴,環保監管也從“重點監管”轉為“日常抽查”。
四級廢氣收集、處理設備
整治帶來的效益更讓豐宇公司總經理張銀照心里“樂開了花”:企業搖身一變成為行業的標桿,花園式的廠區和清潔化的生產車間每年吸引了省內外數十批同行企業參觀學習;而在經濟效益方面,企業通過研發、創新,產品種類不斷豐富,產值更是持續增長。
“僅去年一年,公司產值就達到了5億元,真正實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張銀照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