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自視覺中國
12月28日,杭州正式對外發布《杭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行動計劃將從今年持續至2022年,全面鋪開。預計到2020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達到38微克/立方米;到2022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達到35微克/立方米。
換句話來講,意味著到2020年,杭州市的空氣質量將與2017年的桐廬一致,而到了2022年,杭州全市的空氣質量,會和2017年的千島湖比肩。
推動能源結構清潔化
在接下去的幾年時間里,煤炭消費總量和質量仍然會有“雙控”。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費總量同比2015年下降5%以上,基本完成燃氣鍋爐等低氮改造,并全面開展工業爐窯治理專項行動。
同時,大力提高電力消費比重,持續提升天然氣利用水平。深入推進建筑節能措施,積極倡導全社會節能。
推動產業發展清潔化
杭州制定了嚴于國家和浙江省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全面推進“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到2020年,每年將分別淘汰落后產能和整治“低小散”“臟亂差”企業(作坊)100家和1000家以上。
化工、印染、造紙、冶煉、鑄造等重污染高耗能企業的轉型升級,也將持續推進。深入開展化工等8個重點行業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治理,力爭到2020年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較2015年減少30%以上。
推進重點園區、重點行業及重點企業整治提升,全面提升排放水平,完成省級重點工業園區規范整治,完成120家以上廢氣排放重點工業企業整治提升。
同時,進一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實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圖自視覺中國
實現車船尾氣清潔化
據杭州市環保局通報,到2019年底,杭州將全面完成國三柴油混凝土攪拌車、渣土運輸車、環衛車的淘汰更新,到2020年,全市淘汰各類國三柴油車2萬輛以上。
優化運輸結構,制定《杭州市交通運輸結構調整行動計劃》,到2020年,基本形成完善、高效、清潔的運輸結構。
杭州將加大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船舶污染控制,劃定并實施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推進工程機械、港作機械等清潔化改造,加快綠色港口建設及船舶尾氣治理。
實現揚塵管理精細化
杭州將制定揚塵在線監測技術規范,逐步在重點建設工地推廣安裝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并聯網。
同時加快推進道路機械化清掃,到2020年,主城區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5%以上,縣(市)達到65%以上。
堆場裝卸揚塵控制也不容小覷,杭州將在2020年底前,完成混凝土攪拌站綠色轉型提升工作。
實現居民生活清潔化
杭州將完善城市餐飲產業發展及空間布局規劃,進一步合理配置新建小區餐飲布局,發布實施《杭州市新建住宅小區設置餐飲用房管理規定》(試行)。
加大聯合整治力度,逐步完善餐飲業油煙監管長效機制。
進一步推進干洗、裝修、農業等廢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推進綠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