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為進一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增強老百姓的環境幸福感,德清再創新辦法,開發上線 “環保用電智能監管系統”,對轄區內重點涉氣企業的產污、治污、排污過程實行24小時監測,從源頭解決環境問題的“防”與“治”。
實現污染治理設施的精細化管理
什么是“環保用電智能監管系統”?它又是如何實現監測與防治的呢?記者實地探訪了首批安裝“環保用電智能監管系統”的兩家企業。
采集設備利用傳感技術實時收集設備工況數據
浙江康泰管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PVC管材生產,屬于浙江省重點推進廢氣治理的10個重點行業之一。在其管件生產車間的動力柜內,記者看到安裝在電線上的紅色方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便是采集設備。
“根據企業的生產和治理工藝,分別對產污設施和治污設施安裝采集設備,利用傳感技術實時收集設備工況數據,再將數據用無線方式傳輸到后臺監測系統平臺,實現對企業總用電量、生產設施用電量、環保治理設施用電量的24小時不間斷全過程遠程監測,這樣一來便可以精準掌握治污設施的運行情況。” 德清縣環保局污控科科長胡海華介紹道。
企業主、設備運維人員、環保局執法人員都可以通過 “環保用電監管”App了解每個車間的在線監測情況。打開App,記者看到該企業管件車間的3臺注塑機(生產設備)、引風機、等離子處理設施的實時用電量、開啟時間、停運時間以折線圖的呈現。
“環保用電監管”App
針對監測設備發生的停電、停運、低負荷等情況,將以“報警”的形式推送給企業內部的安全環保部門、企業負責人,以及環保局。“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實現污染治理設施的精細化管理,避免因管理疏失造成行政處罰的風險,同時也可將因設備故障引發的環境污染風險降到最低。”胡海華表示。
以科技為支撐創新長效監管機制
據了解,德清目前已有8家企業安裝了“環保用電只能監管系統”,除了涉及化工、工業涂裝、橡膠和塑料制品等廢氣治理重點行業,還將百姓較為關注的、信訪投訴較多的企業納入其中,作為重點監管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環保部門已將該系統作為創新的監管機制,應用到日常的工作中。11月26日,德清縣環保局執法人員謝偉興在“環保用電智能監管系統”上發現一企業出現了兩處異常,企業的產污設施是在早上7:00開始的,而治污設施是在早上8:15開啟的,中間相差了75分鐘。
“環保用電智能監管系統”及時推送報警信息
發現異常后,謝偉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實地查看,App上顯示,該存在的兩處異常點分別是“底漆房廢氣”和“炒粉車間廢氣”,對應的治理設施是底漆房風機和水泵,執法人員根據這一信息在有針對性地地查看后,確實了發生異常的原因是,該企業引風機的皮帶損壞,運維人員正在更換皮帶。
德清縣環保局總工程師陳福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引入科技手段,開展大數據分析,實現智慧監管,是從單純結果監測到治理環節的監測的延伸,如此既可以有效彌補了人工巡檢帶來的不足,也可是支撐環境監察執法從被動響應,轉向提前介入式服務和整改,真正實現環境問題的“防”與“治”,不斷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實現百姓、企業、相關職能部門三方共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