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浙江環保小衛士”環境科學探險之旅是“浙江環保小衛士”生態環境教育活動基地為浙江的青少年兒童量身打造的大型環保科技教育實踐活動,以一堂獨一無二的生態公開課和一次身臨其境的環境科學互動游戲為載體,結合時下的環保熱點和民生實事,提升孩子的環境科學素養,向全社會傳遞生態環保理念。2018年3月11日,“浙江環保小衛士”環境科學探險之旅正式啟行,首季將以“環境科學探險”為主題,組織12期精彩紛呈的環保實踐活動,為“浙江環保小衛士”搭建探索自然、感受生態的專屬平臺。
浙江在線杭州3月2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 實習生 周瓊玉)今天上午,“浙江環保小衛士”生態環境科學探險之旅第二期在春日暖陽中溫暖啟行。
2018年,“浙江環保小衛士”生態環境科學探險之旅將高校實驗室與大自然深度結合,環保小衛士們既能在科學實驗中觀察現象、總結原理,也能走進自然,學習生態環保知識,真正實現“環保”“科技”“體驗”三大元素融為一體的校外生態環境科學實踐。
上午,在杭州師范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實驗室里,環保小衛士們分別進行了一系列科普知識性與操作趣味性相結合的環保小實驗。帶有細孔的紙片如何托起一個裝滿水的燒杯?在杭州師范大學“綠之翼”環保協會大學生講師的幫助下,環保小衛士們進行了“紙杯托水”實驗。原來,由于大氣壓作用于紙片上對紙片產生了一種向上的托力,形成了紙片將水“托住”的現象。
隨后,興致勃勃的環保小衛士們還依次進行了“凍僵的牛奶”“檢驗維生素C”“彩色雨滴”與“神奇的顏料”實驗。其中,最受環保小衛士們喜歡的是“彩色雨滴”實驗,隨著混有色素的植物油慢慢加入水中,環保小衛士們興奮地喊道: “哇!有彩色水滴掉下來了,就像下雨一樣!”原來,由于密度的不同,混有色素的植物油倒入清水后便裹著色素浮上水面,經過短暫的靜置,密度最大的色素便沉入水中、與水相溶,形成了環保小衛士們眼前的“彩色雨滴”現象。環保小衛士包梓銘告訴記者:“‘彩色雨滴’實驗很漂亮,不攪拌的時候像一滴滴落下來的雨滴,攪拌之后變成一粒粒的,很神奇!”
結束上午的實驗室探秘環節,環保小衛士們乘坐專車前往“浙江環保小衛士”生態環境教育活動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品嘗基地種植的健康、美味蔬菜。
在下午的“環境科學探險”中,環保小衛士嘗試親手創造神奇的生態循環系統——生態瓶,還學習了“生物鏈”的相關知識。通俗地講,“生物鏈”是指各種生物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系、把這種生物與那種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形成的食物營養關系。“浙江環保小衛士”張知涵告訴記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說‘狼吃羊,羊吃草’這句話,以前我只知道人與人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卻不知道整個生態循環系統也有這么緊密的關系,這樣的學習讓我感覺很新奇。”
除了制作生態瓶,環保小衛士們還化身“環境科學探險隊”隊員,走進梨樹、枇杷樹、葡萄樹、櫻桃樹、桃樹種植區,尋找“植物守衛者”。在“植物守衛者”的幫助下,環保小衛士們掌握了根據枝干判斷出不同果樹品種的方法,了解了不同果樹生長的奧秘——花期、果實生長和成熟期、果實形狀等等,滿載收獲地回到陽光玻璃房,在“浙江環保小衛士”成長手冊上用畫筆記錄下自己對不同果樹的認知。
今天的“浙江環保小衛士”生態環境科學探險之旅在實驗與實踐的融合中圓滿結束,環保小衛士們領略了氣壓的神奇、密度的作用,還了解了植物的生長奧秘,在大自然里感受保護生態的重要性。實驗不停,探秘不止,“浙江環保小衛士”生態環境科學探險之旅第三期下周開啟,敬請期待!
來源: 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 實習生 周瓊玉 編輯: 陳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