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中最靈敏、最有效的調節機制。《國家發改委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首次將綠色發展價格政策寫入價格改革目標,要求充分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綠色發展。2018年,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明確兩個目標:一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綠色發展的價格機制、價格政策體系,促進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成本內部化的作用明顯增強;二是到2025年,適應綠色發展要求的價格機制更加完善,并落實到全社會各方面各環節。隨著價格機制改革的推進,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完善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是大勢所趨。
一是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消滅黑臭水體,涵養綠水青山對新形勢下的污水處理機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污水處理收費政策作為重要環節,當務之急是要加快構建覆蓋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價格機制。具體從五方面推進:定準則、明邊界,建立城鎮污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差異化、控源頭,建立企業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機制。高標準、嚴要求,建立與污水處理標準相協調的收費機制。補短板、強意識,探索建立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市場招標、定期報告,健全城鎮污水處理服務費市場化形成機制。
二是健全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積極推進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改革,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探索建立農村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促進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完善危險廢物處置收費機制,按照補償危險廢物收集、運輸、貯存和處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則,制定和調整危險廢物處置收費標準,提高危險廢物處置能力。
三是建立再生水利用、有利于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水價機制。建立健全補償成本、合理盈利、激勵提升供水質量、促進節約用水的價格形成和動態調整機制,保障供水工程和設施良性運行,促進節水減排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主要從四項措施著手,即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善城鎮供水價格形成機制、全面推行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建立有利于再生水利用的價格政策。
四是健全促進節能環保的電價機制。充分發揮電力價格的杠桿作用,推動高耗能行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引導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升級。一方面擴大差別電價、階梯電價執行的行業范圍,提高加價標準,讓浪費資源、高污染排放者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價。另一方面完善峰谷電價形成機制,合理引導企業的生產計劃和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雙管齊下,改善能源結構,提高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也可以減少用電總量,實現節能環保。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