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5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林上軍 何伊伲 通訊員 王哲瑩)小滿時節,在舟山普陀區魯家峙島西南側海灣兩萬平方米的灘涂上,一株株30到60厘米高的小紅樹迎風挺立。這里是我國紅樹林人工引種的最北界。
近年來,舟山不少灘涂遭受外來物種侵襲,生態環境破壞且對岸堤安全造成較大隱患。浙江海洋大學教授宋文東決定利用紅樹林改變這一困境。
紅樹林原本種植在低緯度地區,想要在北緯29.32度的舟山引種紅樹林,著實是一個難題。宋文東團隊跑了10多個國家,交流研究種植技術。
2016年初,宋文東團隊研發出了抗逆性生長調節劑,保證紅樹林生長要素的平衡。同年3月,他將紅樹林品種秋茄幼苗種到舟山魯家峙島灘涂上。2018年2月,紅樹苗扛過了零下4.2攝氏度的低溫。
如今,兩萬多株紅樹苗長勢喜人。這意味著舟山成功實現了紅樹林北移引種,刷新了目前國內紅樹林人工引種最北界的紀錄。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