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推進生活垃圾工作,嘉興市經開區(qū)先行先試,為生鮮垃圾收運破題,以完善生鮮垃圾收運體系為突破口,以農貿市場、蔬果店、生鮮超市為主題,為垃圾分類促減量、增質量、提成效。
基本情況
為了進一步健全生鮮垃圾收運體系,強化源頭分類管理,嘉興市經開區(qū)以城南街道為試點建立覆蓋農貿市場、蔬果店、生鮮超市的生鮮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明確處置去向,落實應收盡收、全量收運的管理要求,推出全市首個生鮮垃圾專車專運模式,該專線覆蓋中心城區(qū)16.06平方公里,對小規(guī)模的生鮮店、水果店商戶實行定時定點定向收運,涉及7個社區(qū)、48家日產生鮮垃圾達5千克以上的店鋪。
主要做法和成效
前期實地摸排。街道分類辦對轄區(qū)內農貿市場、水果店、生鮮超市進行了上門摸底工作,重點對每天產生的垃圾量及收運時間跟商戶溝通,并向商戶宣傳《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講解收運流程、解答是否需要支付收運費用、如何做好生鮮垃圾分類等工作。中期信息匯總。待摸排工作結束后,從上百家商戶中挑選出日產生鮮垃圾達5千克以上的生鮮蔬果店,并將商鋪名稱、地點、日均產生量等信息匯總整理給到收運單位,以便制定收運計劃。后期商定方案。召開多方商討會,區(qū)分類辦、街道分類辦、收運方、執(zhí)法等相關主體參加,商討收運費用、收運車輛、路線等具體問題,并對商鋪嚴重混投的進行拍照并后期移交執(zhí)法。
從2021年11月底正式啟用以來,涉及商戶的分類準確率從80%提升至95%,已累計收運近200噸生鮮垃圾,進行減量處置,減量率達83%,實現(xiàn)生鮮垃圾減量瘦身、綠色處理,徹底解決小生鮮收運過程比較亂,商家混投嚴重問題。接下來總結城南街道生鮮垃圾的收運經驗,在全區(qū)進行輻射推廣,到年底前實現(xiàn)全區(qū)生鮮垃圾收運全覆蓋,實現(xiàn)長效管理。
實行專人專車專運
特色亮點
前期摸排“圖表化”。根據前期對區(qū)域內生鮮蔬果店摸排,制定“一圖一表”,一圖即收運區(qū)域圖,要標注收運路線和主要收運商戶,一表即收運信息表,包括收運商戶、相應日均產生量及收運時間段。后期根據實際情況對清單進行定期更新,對于新開及更迭的店鋪關注做到動態(tài)全覆蓋。
收運“三定+三專”。對覆蓋區(qū)域內的48家對日產生鮮垃圾達5千克以上的生鮮蔬果店實行“定時、定點、定向”三定收運方式, 并由“專人、專車、專線”集中定時收運至經開區(qū)生鮮垃圾減量站,進行集中減量處置,最大限度地變廢為寶,進一步夯實減量末端。平均每天收運量在0.85噸左右。
對生鮮超市進行收運
后期管理“清單化”。落實好三聯(lián)單制度,實現(xiàn)清單化管理。收運人員將每天收運的商戶、重量做好臺賬記錄,處理站根據收到的生鮮垃圾開具三聯(lián)單,包括日期、重量等信息,由處理站及收運人雙方簽字后由收運單位、處理站及街道三方各執(zhí)一單,以便后續(xù)對賬結算。
服務“人性化”。把音樂作為商鋪投放定時投放的提示音,并為了滿足商家不同時期的需求,建立起了線上微信群,為48家蔬果店、生鮮超市店主提供了反饋、溝通平臺,動態(tài)掌握店家的需求,工作人員可以及時根據反饋信息進行優(yōu)化改進。
收運模式流程圖
推廣事宜條件
適合在住宅小區(qū)密集、生鮮超市、小果蔬店多的中心區(qū)域推廣,且區(qū)域內減量設施完善,配備有生鮮減量點。前期對商戶進行摸排,測算出實際投放量,根據投放量配置車子噸位、規(guī)劃路線。收運頻次建議每天一次。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