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上虞區生活垃圾分類辦、綜合行政執法局與浙江大學環境污染防治研究所、紹興文理學院、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和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合作建設上虞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研究院。
上虞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研究院整合政府、高校、社會、企業等優勢資源,致力于打造“產、學、研、用”于一體、別具特色的專業型科教中心。通過理論研究、技術研討、課題調研、活動策劃、宣傳推廣、業務培訓、社會實踐等方式,對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等各個環節進行系統研究,打造智能化、精準化、減量化、清潔化管理目標的可追溯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模式,形成多部門聯動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實現生活垃圾分類質量持續提升,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上虞模式”。
今年11月,上虞區會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研究院成員單位舉辦了管理研究院成果展暨垃圾分類專題研討會,集中展示生活垃圾分類研究院課題成果,共同探討垃圾分類的未來。
今年,上虞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研究院圍繞《上虞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模式》、《打造生活垃圾分類商貿體》、《區級垃圾分類大數據平臺建設》、《上虞區生活垃圾分類檢查測評》、《上虞區住宅小區生活垃圾智能化系統開發》、《媒介涵化視角下城市居民垃圾分類習慣的培養研究》等課題開展研究討論。主要成果如下:
1.健全頂層設計。參與編制了《紹興市上虞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規劃》、《上虞區城鄉環境衛生“十四五”專項規劃》,明確生活垃圾前端投放、中端收運、末端處置等環節,科學合理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及環衛設施建設工作。
2.完善分類體系。開展了上虞區生活垃圾分類大數據監管平臺建設與公廁建設一期項目建設,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從源頭到收運到末端處置的全流程智慧監管。研究并落實了上虞區農村易腐資源化處置中心工藝、技術提升改造。結合上虞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建設項目,為分揀中心總體布局及場景設計提供技術咨詢服務,打造成為高標準、示范性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及宣傳教育基地。 參與設計了上虞區城市綠色綜合體,填補我區建筑(裝修)、園林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空白,提升其他垃圾資源化處置能力,該設施已于今年9月投入運行。
3.強化考核實效。完善我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細則及考核機制,陸續制定并出臺《上虞區生活垃圾分類星級示范鄉鎮(街道)創建工作方案》、《上虞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單位創建工作方案》等考核細則,同時,由去年的“月檢查,季通報”改為“月檢查,月通報”, 同時將考核結果與示范創建、目標責任制考核等工作相結合,提高了屬地政府、有關單位對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視。
4.造濃宣傳氛圍。我區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研究院組建上虞區生活垃圾分類“百人宣講團”,組織機關單位、鄉鎮街道、社區、農村、學校等單位相關人員走進社區、深入農村,全領域開展《條例》宣貫活動。截至目前,合計完成城鄉30萬戶的入戶宣傳,開展478場次宣講培訓,開展474場宣傳活動。同時依托研究院設計研究,打造了萬達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商貿體,并開設了萬達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通過“城市萬花筒”VI方案設計、宣教中心打造、硬件設施配置、智慧化管理、主題活動策劃等,將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等流程全方位地展現在市民面前,將綠色環保理念嵌入商場休閑消費文化,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光盤行動。
上虞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研究院作為浙江省首個區(縣、市)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研究院,將以此次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研究院成果展及垃圾分類專題研討會舉辦契機,繼續圍繞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研究院“產、學、研、用”的優勢,按照城鄉統籌重實效、數字賦能強提升、因地制宜促示范的總體思路,接續用力、久久為功,不斷推動全區垃圾分類工作再上新臺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