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浙江省諸暨市舉辦的中國藍莓產業化發展峰會上,“藍美1號”新品種一經亮相,便吸引了大眾目光。據介紹,該品種由諸暨一家企業自主研發,具有適應性強、產量高、營養優的優勢,目前已在全國推廣種植超過2萬畝,尤為適合南方地區進行產業化栽種,堪稱前景可觀的“新星”。
藍莓從“舶來水果”,到走進千家萬戶的日常食譜,變化也就是近幾年。作為一種新興、高效產業,藍莓種植面積在南方各省快速擴大。盡管相對北方來說,南方種植藍莓適應性更強,產量也更高,但劣勢同樣不容回避,那就是必須克服南方土壤黏重、透氣性差等問題,選育出合適的品種自然成了頭等大事。
記者了解到,過去,不少種植戶照搬北方地區的藍莓品種和種植模式,經常遭遇“水土不服”,只能以失敗告終。直到浙江藍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培育的“藍美1號”面世,種植戶們終于等到了一款適種品種。
“藍美股份”是一家專注于藍莓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董事長楊曙方介紹,“藍美1號”研發前后歷時十多年,系完全自主培育、研發的新品種,主要特點就是“易種、豐產、品優”,適應性強,能快速成林,管理十分簡單,關鍵是花開躲過了晚霜,掛果避開了梅雨,因此產量很具有優勢,而且還富含野生藍莓的花青素,糖酸度剛好適中。
國內藍莓業界的泰斗、南京植物研究所的賀善安教授經過多年觀察,認為“藍美1號”是符合中國藍莓產業化栽培創新育種方向、具有中國特色的代表性新品種。為何會具備這些優勢?賀善安告訴記者,“藍美1號”是特有重復雜交后代,含有落葉性和常綠性多型物種基因,本質卓越超常,再加上經過世代群體育種優中選優,非常適宜在我國多種不同生態區域產業化延伸。
據了解,2012年,“藍莓股份”開始引導這一新品種的規模化種植,經過多地試驗,四年生的“藍美1號”基本畝產可達2000斤,五年生則可達到3000斤的高畝產。目前,全國種植面積已有2萬畝,預計五年內有望達到38萬畝。
不過,峰會現場的一位福建籍種植戶告訴記者,當下,優質的藍莓品種固然是前提,但與之同等重要的是優質服務如何跟進,這其中包括更完整、更及時、更可靠的技術服務,以及后續如何通過加工、營銷來提供收益保障。
對于種植端客戶的這一需求,“藍美股份”已經充分考慮。楊曙方介紹說,現在,公司除了提供種苗外,還為種植客戶提供了包括種植、采摘、分選、保鮮在內的技術指導,以及產量預估、采摘營銷、渠道合作、果品回收等后續服務,同時還有各類深加工產品定制服務。
記者從峰會上獲悉,到去年底,全國藍莓總栽培面積已逼近40萬畝,但僅有約15萬畝進入盛果期,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尚需依賴大量進口,過去六年,整個藍莓進口量增加了45倍。按照預測,中國藍莓市場將成為千萬噸的超級市場,整體產值有望超過4000億元,市場空間十分巨大。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