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桑蠶之地,這是對浙北江南水鄉富庶的經典描述。而今隨著美麗河湖建設的推進,這一經典版本有著怎樣的嬗變?湖州市南潯區無疑就是一個樣本。
南潯將美麗河湖創建與美麗鄉村建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相結合,在努力兌現“決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承諾的同時,催生了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新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能。高顏值的美麗河湖不僅帶來了美麗風景,更唱響了生態富民的主旋律。
京杭運河
通過桑樹補植、魚塘修復、河道疏浚等措施,南潯區對原生態桑基魚塘系統進行修復性保護和利用,使積淀2500多年的桑基魚塘重新煥發如畫的容顏。南潯“桑基魚塘”被列為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南潯魚文化節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示范性漁業文化節慶,為當地發展旅游業增加了一塊獨特的金字招牌。
在千金鎮,依托商墓村傳統水鄉風光,該鎮整合人文景觀資源,緊抓“十線十景十小鎮”的創建機遇,結合“全域旅游”背景下多元需求的市場導向,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旅游。通過打通草田漾、北莊漾、羊角漾三個水系,依托水鄉風光,整合人文景觀資源,以“福音商墓”為主題,營造小鎮“湖中湖”“島中島”的特色風貌。2018年福蔭童心小鎮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每年接待游客15萬人以上。
在菱湖鎮,依托生態資源優勢,通過引進“跑道養魚”循環水養殖模式,有效傳承了生態循環農業的基因,通過集中養殖、集中吸污、集中處理,不僅使魚塘自身水體高效凈化,同時魚的養殖密度和品質也大大提高,破解了不給環境添負擔并把漁業產業優勢持續下去的難題。
在善璉鎮,以“五水共治”為抓手,立足民生,系統治理,率先完成小微水體治理銷號任務,首創“污點變景點”治理模式并在全區推廣,使得全鎮容顏蝶變,生態環境穩中向好。作為代表河流,車家兜河被推薦參選2017年浙江“最美家鄉河”,姚塘漾濕地公園成功創建市級濕地公園,“上善若水、水漾善璉”由此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雙林塘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